双氯灭痛的应用
发布日期:2018/10/26 11:50:28
背景及概述[1][2]
中国非处方协会近日公布显示疼痛是影响我国老百姓生活和工作重要疾病之一。其中肌肉痛、关节痛45岁以上的发病率超过58%。国际疼痛学会为唤起全社会对疼痛危害的重视,将每年10月11日定为疼痛日。 目前在镇痛药类中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与一体的非类固醇抗炎药在治疗疼痛都占有重要和首选位置。
如:布洛芬、萘普生、芬必得、双氯芬酸钠等。双氯芬酸钠是环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和合成,达到止痛的作用。其抗炎、镇痛作用是阿司匹林的 26~50倍,比引哚美辛强2~2.5倍。双氯芬酸钠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疗效,在世界100多个国家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及软组织挫伤等疼痛疾病,是目前使用量的消炎镇痛药。
双氯芬酸钠(双氯灭痛,Diclofenac Sodium,DS)为第3代非甾体抗炎药,化学名为邻-(2,6-氯苯铵基)-苯乙酸钠。国外首先由汽巴一嘉基公司研制,并于1974年上市。国内于1985年合成,并继在国内许多药厂生产,临床用于消炎、镇痛、解热和抗风湿等,其消炎、解热作用较消炎痛强2.0-2.5倍,较阿司匹林强26-50倍。
因其在同类药物中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长期应用无积蓄性等优点,1995年已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是世界畅销药之一。尽管如此,它仍有胃肠道刺激作用,普遍认为其药理效应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它是环氧化酶的强抑制剂,可减少前列腺素、前列环素及血栓素产物的合成 ,而环氧化酶及前列腺素2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帮助形成胃粘膜屏障,从而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
适应症[3]
双氯芬酸钠临床用于减轻炎症的疼痛,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滑囊炎、肌腱及腱鞘炎、腰脊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另外也可用于急性痛风、头痛、神经以及肿瘤等引起的疼痛,对痛经、牙痛和术后疼痛等也有效。
药理作用[3]
双氯芬酸钠为化学合成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常用其钠盐,属于一种新型抗炎镇痛药。其作用机理同阿司匹林,主要是对全身或局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从而产生抗炎止痛的功效。其作用比消炎痛强2~2.5倍,比阿司匹林强26~50倍。有显著的镇痛、消炎、抗风湿和退热作用,同时有很好的耐受性。
药代动力学[3]
双氯芬酸钠口服吸收快,服药后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99%,经肝脏代谢,其代谢物从胆汁及尿中排出。长期应用无蓄积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4]
1. 与吗啡合用镇痛效果增强,两药的不良反应均减少。
2. 与转移因子合用治疗因病毒引起的局部炎症有协同作用。
3. 与地西泮合用能增强镇痛作用。
4. 与利多卡因联用,后者不仅能提高双氯芬酸钠在溶液中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还可有效地减少注射点疼痛,减少注射部位组织损伤,增强镇痛效果。
5. 与不同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糖皮质激素联用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6. 与喹诺酮类联用时可能引起惊厥,应慎用。
7. 与阿司匹林合用可降低本品的血药浓度。
8. 配伍应用举例: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疼痛时,双氯芬酸钠与利多卡因联用后的总疼痛缓解有效率达97.5% ,且60 min内能明显缓解疼痛的有效率达92.5% ,明显优于哌替啶组(用药后总疼痛缓解有效率达85% ,60 min内能缓解疼痛的有效率为71.25%)。
注意事项[5]
(1) 胃肠溃疡病史、血液系统异常、高血压、严重肝功能损害、限制钠盐摄入者慎用。
(2) 心、肾功能损害者正在应用利尿剂治疗、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患者以及由于任何原因细胞外液丢失的患者慎用。
(3) 注意与锂制剂、地高辛、保钾利尿剂、抗凝药、降糖药和甲氨蝶呤等配合使用的剂量及不良反应。
(4) 长期治疗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象。
(5) 妊娠期间,尤其是妊娠后3个月一般不宜使用。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合成[6]
一种双氯芬酸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邻溴苯乙酸甲酯和2,6-二氯苯胺两者在铜催化剂和碱性化合物的作用下于有机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双氯芬酸甲酯,该缩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0~200℃,反应 时间为20~50h;
(2) 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所述双氯芬酸甲酯与碱性化合物在溶剂中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双氯芬酸钠;所述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2~30h。
主要参考资料
[1] 孟红琳.一种双氯芬酸钠口崩片的制备方法. CN201510077802.7,申请日
20150213
[2] 刘国强, 刘保良. 双氯芬酸钠新制剂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 2003, 12(9): 71-73.
[3] 临床常用药物
[4] 兽药合理配伍使用
[5] 新编妇幼专科用药速查手册
[6] 朱大建.一种双氯芬酸钠的合成方法. CN201711184410.6,申请日201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