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乙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 结构式](https://img.chemicalbook.com/CAS/GIF/127-19-5.gif)
二甲基乙酰胺 性质
熔点 | -20 °C (lit.) |
---|---|
沸点 | 164.5-166 °C (lit.) |
密度 | 0.937 g/mL at 25 °C (lit.) |
蒸气密度 | 3.89 (vs air) |
蒸气压 | 40 mm Hg ( 19.4 °C) |
折射率 | n |
闪点 | 158 °F |
储存条件 | Store below +30°C. |
溶解度 | 水中的溶解度>1000g/l |
形态 | 液体 |
酸度系数(pKa) | -0.41±0.70(Predicted) |
颜色 | 无色至淡黄色 |
PH值 | 4 (200g/l, H2O, 20℃) |
相对极性 | 6.3 |
气味 (Odor) | 淡淡的氨气味 |
酸碱指示剂变色ph值范围 | 4 at 200 g/l at 20 °C |
嗅觉阈值(Odor Threshold) | 0.76ppm |
爆炸极限值(explosive limit) | 1.7-11.5%(V) |
水溶解性 | miscible |
最大波长(λmax) | λ: 270 nm Amax: 1.00 λ: 280 nm Amax: 0.30 λ: 290 nm Amax: 0.15 λ: 310 nm Amax: 0.05 λ: 320 nm Amax: 0.03 λ: 360-400 nm Amax: 0.01 |
Merck | 14,3227 |
BRN | 1737614 |
暴露限值 | NIOSH REL: TWA 10 ppm (35 mg/m3), IDLH 300 ppm; OSHA PEL: TWA 10 ppm; ACGIH TLV: TWA 10 ppm (adopted). |
介电常数 | 37.8(25℃) |
稳定性 | 稳定的。易燃。与强氧化剂不相容。 |
InChIKey | FXHOOIRPVKKKFG-UHFFFAOYSA-N |
LogP | -0.77 at 25℃ |
CAS 数据库 | 127-19-5(CAS DataBase Reference) |
NIST化学物质信息 | Acetamide, N,N-dimethyl-(127-19-5) |
(IARC)致癌物分类 | 2B (Vol. 123) 2020 |
EPA化学物质信息 | Dimethylacetamide (127-19-5) |
二甲基乙酰胺 用途与合成方法
二甲基乙酰胺的化学式为CH3C(O)N(CH3)2缩写为DMAC或DMA,可燃的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醇、醚、酯、苯、三氯甲烷和芳香化合物等有机溶剂任意混合,常用作非质子极性溶剂。由于二甲基乙酰胺对多种树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因此二甲基甲酰胺在化工生产中比较常见,因此主要作为溶剂应用于耐热纤维,塑料薄膜,涂料,制药,催化剂和丙烯腈纺丝。
图1.二甲基乙酰胺的性状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乙醇,丙醇,丁醇,戊醇与二甲基乙酰胺形成的1:1氢键复合物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醇与二甲基乙酰胺形成的复合物存在强的氢键,表现为羰基氧原子的孤对电子与醇羟基反键σ轨道的相互作用。振动分析显示,分子间C=O…H—O氢键的形成使C=O和H—O伸缩振动频率明显红移。溶剂对氢键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复合物氢键有蓝移趋势。
基于二甲基乙酰胺的紫外吸收光谱在190~230nm区有强吸收,建立一种紫外分光 光度法测定二甲基乙酰胺含量的方法。在196nm处,二甲基乙酰胺在0~0.8%(色谱纯DMAC的1000倍稀释液所占的体积分数)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R2 为0.9998,实际样品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3.6%~103.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38%。该方法的线性相关性好,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化纤 等行业中对二甲基乙酰胺的日常检测。
以路易斯酸为催化剂,醋酸-二甲胺为原料,反应精馏法可以合成二甲基乙酰胺。该方法克服了以往方法中醋酸二甲胺盐的热分解与水解,使产物的收率,选择性及醋酸的转化率得以提高。研究并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催化剂质量浓度2%,n(二甲胺)/n(醋酸)为1.3:1,反应温度为130 ℃,反应时间为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运转,所得精产品收率大于95%,选择性大于96%,醋酸转化率接近100%。该合成工艺条件温和,,操作弹性大,反应时间短,副产品少,无三废污染。
除了作为反应溶剂,二甲基乙酰胺还可用于有机合成。以酰胺为底物,二甲基乙酰胺提供亚甲基,Na2S2O8为氧化剂,(NH4)2Ce(NO3)6为催化剂,在水相中反应可以合成亚甲基双酰胺化合物,而双酰胺的结构在合成仿肽类化合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环境友好,后处理操作简单和产率高等优点,为亚甲基双酰胺化合物提供了新的方法。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 T |
---|---|
危险类别码 | 11-20/22-61-20/21-36 |
安全说明 | 16-24-53-45-36-28-26 |
职业暴露等级 | A |
职业暴露限值 | TWA: 10 ppm (35 mg/m3) [skin] |
RTECS号 | AB7700000 |
F | 3-10 |
自燃温度 | 914 °F |
海关编码 | 29241900 |
毒害物质数据 | 127-19-5(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
毒性 | LD50 orally in rats: 5.4 ml/kg (Bartsch) |
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 | 300 ppm |
MSDS信息
二甲基乙酰胺 价格(试剂级)
报价日期 | 产品编号 | 产品名称 | CAS号 | 包装 | 价格 |
---|---|---|---|---|---|
2025-02-08 | HY-15621 | N,N-二甲基乙酰胺 | 127-19-5 | 1 mg | 240 |
2025-02-08 | HY-15621 | N,N-二甲基乙酰胺 | 127-19-5 | 5 mg |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