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氯丙嗪 新闻专题 氯丙嗪的病理特点和损伤机制

氯丙嗪的病理特点和损伤机制

发布日期:2023/3/10 16:33:35

氯丙嗪是一种吩噻嗪,曾经是最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但现在很少使用。氯丙嗪可引起轻度和短暂的血清酶升高,也是临床上明显的急性和慢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

药物背景

氯丙嗪是一种三环脂族吩噻嗪,通过突触后抑制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氯丙嗪具有其他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效应,产生α肾上腺素能刺激和阻断组胺和5-羟色胺介导的效应。氯丙嗪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病以及恶心和顽固性呃逆。氯丙嗪于1957年被批准在美国使用,以前是最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是原型、标准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他抗精神病药物也被测试过。近年来,氯丙嗪在很大程度上被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取代,这些药物具有较少的锥体外系和肝脏副作用。目前的适应症包括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恶心呕吐、急性间歇性卟啉症和顽固性呃逆。氯丙嗪有多种通用形式,如10、25、50、100和200毫克的片剂,200和300毫克的缓释胶囊,以及不同浓度的糖浆。也可提供非肠道表格。氯丙嗪以前的商标名为Thorazine和Largactil。氯丙嗪的典型维持剂量为每日100至200毫克。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嗜睡、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口干、便秘、震颤、躁动、肌肉痉挛和体重增加。

病理特点

氯丙嗪的病理特点.png

损伤机制

氯丙嗪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的机制尚不清楚。根据潜伏期短、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再次接触后迅速复发的临床特征,氯丙嗪引起的临床上明显的肝损伤可能是由于过敏所致。氯丙嗪通过硫氧化和氧化被肝脏广泛代谢,一些血清转氨酶升高以及临床上更明显的肝损伤可能是由其代谢的有毒中间产物的产生引起的。氯丙嗪治疗也可导致体重增加,治疗期间的一些肝功能异常可能是由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所致。

药物管理

氯丙嗪治疗引起的血清转氨酶升高通常是自限性的,不需要改变剂量或停止治疗。氯丙嗪引起的急性胆汁淤积性肝炎通常为自限性良性,但应立即停用。高达7%的氯丙嗪引起的胆汁淤积症患者随后出现长期黄疸,有几例胆管消失综合征可归因于氯丙嗪。许多慢性胆汁淤积症患者最终会有所改善,但他们通常会持续酶升高,并可能发展成胆汁性肝硬化。据报道,氯丙嗪黄疸导致死亡。氯丙嗪再激发通常会导致肝损伤的迅速复发,应避免。

氯丙嗪诱导的肝损伤患者可能对其他吩噻嗪类药物具有交叉敏感性,但通常耐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症状的胆汁淤积症患者可能受益于UDCA治疗(12-15 mg/kg/天)。乌索地尔通常是安全和耐受性良好的,但在药物性肝损伤的对照试验中,尚未对其疗效进行严格评估。糖皮质激素常用于因药物引起的严重胆汁淤积性损伤患者,尤其是伴有过敏症状的患者,但其疗效从未显示,而且很少对胆汁淤积产生影响。

分享 免责申明

氯丙嗪生产厂家及价格列表

50-53-3;氯丙嗪

¥询价

普善实业(陕西)有限公司

2024/12/18

基体/猪肝 中氯丙嗪/GB/T 20763-2006,50-53-3

¥750

曼哈格(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4/12/13

aladdin 阿拉丁 C184839 氯丙嗪 50-53-3 95%

¥1738.90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