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扑热息痛 新闻专题 对乙酰氨基酚就是扑热息痛吗?服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对乙酰氨基酚就是扑热息痛吗?服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发布日期:2024/3/18 11:15:26

扑热息痛即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解热镇痛的常用药物。扑热息痛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它常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可以用于缓解轻、中度的疼痛症状,如头痛、关节痛等。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的镇痛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的作用。解热作用则可能是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出汗、散热而起作用。能缓解疼痛和发热症状,与非甾体抗炎药相比其抗炎作用弱。

扑热息痛进入人体后90%~95%通过肝脏代谢,其中4%~5%的药物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代谢为N-乙酰对苯醌亚胺(NAPQI),正常剂量下能迅速与体内谷胱甘肽结合成水溶性无毒化合物由尿排出。若剂量过大,则代谢产生的NAPQI不能被有限的谷胱甘肽结合,转而与肝细胞内蛋白的巯基结合,产物可致肝细胞损害、坏死,严重者可致肝肾衰竭。

复方感冒药中常见成分

在复方感冒药中普遍含有扑热息痛,包括西药和中成药。西药通用名中如果含有一个“酚”或“氨”则一般说明含有扑热息痛,如酚麻美敏、复方氨酚烷胺、酚氨咖敏、氨酚美麻美芬片、氨麻美敏和氨咖黄敏等。

我们常用的复方感冒药中,90%含有“扑热息痛”,在抗感冒药、止咳平喘药、胃肠类药中,像维C银翘片、银菊解毒丸、感冒宁胶囊等中成药,均含有扑热息痛。

如果服用单一成分对乙酰氨基酚退烧的同时,也在服用复方感冒药,很容易因为重复用药导致乙酰氨基酚过量,因此服药前要仔细核对药物成分,避免含相同有效成分药品叠加服用。

与布洛芬的区别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布洛芬是最常用的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两者在分子结构、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两种药物退热效果相似,但单次剂量对乙酰氨基酚起效更快,而布洛芬退热作用相对较强,降温维持时间相对较长。在抗炎方面,对乙酰氨基酚没有抗炎作用,而布洛芬有抗炎的作用,因此对乙酰氨基酚不能代替布洛芬、依托考昔等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从镇痛的效果来说,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头痛,布洛芬则对月经痛、腹部绞痛更适合。

此外,两者的药品不良反应也不同: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多为肝毒性,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药疹等。其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服药剂量过大有关。与布洛芬相比,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较小,可餐前服用。布洛芬一般很少有肝毒性,但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胃肠道刺激反应,如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溃疡等。布洛芬宜随餐或餐后服用。

用药时注意3点

1.2020年3月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修订对乙酰氨基酚常释及缓释制剂说明书的公告》,建议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口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2克。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若发现肝生化指标异常或出现可能与肝损伤有关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停药并就诊。

若正常人一次服用6~10克,即可引起大范围肝组织坏死,甚至肝功能衰竭。过量后的肝损伤表现有:恶心、食欲下降、发汗、极度疲劳、右上腹疼痛、异常的出血和淤青、感冒症状、眼睛或皮肤发黄、呕吐。一旦发现过量或有过量症状时,要立即停药并就医,及时治疗能减轻损伤、保护肝脏。

2.服用复方感冒药(西药或中成药)时,一定要仔细看药品说明书,查看药品成分,避免同时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或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否则容易发生因为服药过量或蓄积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

3.服用扑热息痛期间,不得饮酒或饮用含酒精的饮料;用于退热治疗时不能连续使用超过3天,用于止痛时不得连续使用超过5天。如果服药后症状仍未缓解,请及时询问医生,切勿自行随意用药。

分享 免责申明

扑热息痛生产厂家及价格列表

扑热息痛

¥询价

武汉克米克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2024/12/22

4-乙酰氨基酚

¥165

上海弘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4/12/22

对乙酰氨基酚—103-90-2

¥458

湖北魏氏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20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