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缓奥沙利铂毒性反应?
发布日期:2023/1/19 13:55:05
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一直是肿瘤医生较为棘手的问题。欧洲癌症杂志(EJC)发表了一篇来自日本学者的C-cubed研究,旨在探究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贝伐珠单抗序贯治疗是否在不减少疗效的情况下,避免或渐缓奥沙利铂毒性反应。
背景
与一线联合策略相比,使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和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未经治疗的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的序贯方法不会显著降低总生存期(OS)。基于奥沙利铂的方案被用作一线mCRC治疗。尽管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类药物联用非常有效,但由于阈值剂量≥550mg/m2时易发生超敏反应或累积性感觉神经病变,经常导致患者停药。因此,研究在CRC患者治疗探究了预先使用奥沙利铂的疗法,旨在消除或减轻神经毒性。
无论RAS和BRAF突变状态如何,贝伐珠单抗均可用于mCRC患者的联合治疗方案。贝伐珠单抗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表明在以疾病稳定为主要目标的情况下,贝伐珠单抗可以用于序贯治疗。
在本试验中,研究者尝试确认奥沙利铂的使用时机是否会影响治疗持续时间。由于含奥沙利铂的疗法会因缺乏疗效和无法耐受的毒性而导致停药,这在现行临床实践中常常较为棘手。因此,研究者根据“策略失败时间(TFS)”设定序贯治疗优势的主要终点,这可鉴别从给定策略中受益的mCRC患者。
总之,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探究先使用氟尿嘧啶与贝伐珠单抗的序贯治疗,在首次疾病进展时添加奥沙利铂是否优于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贝伐珠单抗的联合治疗。
方法
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RECIST)1.1版,研究人员每八周根据CT或MRI评估肿瘤反应。疾病进展(PD)定义为目标病灶最长尺寸总和相对于基线(基线PD)增加(大于20%)。潜疾病的恶化和新病变的出现(不同疾病进展的临床诊断)被包括在新的非目标病变的PD评估中。
研究者采用TFS作为主要终点来证明和检验研究假设。TFS传统上定义为在主要治疗方案中添加一种药物、尽管进行了整体治疗但疾病进展、随后没有额外治疗或死亡的时间。
在序贯治疗中,如果疾病进展,建议从氟尿嘧啶+贝伐珠单抗升级为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贝伐珠单抗。主要终点为TFS,次要终点是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总缓解率和安全性。
结果
300名既往未经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接受序贯治疗(n=151)或联合治疗(n=149)。在TFS方面,序贯治疗优于联合治疗(15.2个月;95%CI,12.5-17.2个月vs.7.8个月:95%CI,6.3-9.5个月;P<0.001)。然而,序贯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7.5(95%CI,24.4-32.7)个月,联合治疗为27.0(95%CI,22.8-36.0)个月(风险比,0.92;95%CI,0.66-1.28;P=0.61)。序贯治疗组的总体反应率为33.1%,联合治疗组为51.7%。
结论
该试验证明序贯治疗在主要终点TFS方面优于联合治疗,HR为0.49。此外,正如先前研究所预期的那样,各组之间的OS或PFS1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