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霉唑的作用与用途
发布日期:2019/9/24 9:52:55
背景及概述[1]
克霉唑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或丙酮,易溶于甲醇或氯仿。克霉唑为广谱抗真菌药,此成分在体内和体外均有较好的抗真菌作用。对多种真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好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以及影响其代谢过程。该成分对动物与人体毒性较小,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对深度霉菌感染疗效显著,对各种真菌都有一良好的抑制作用,用法简单,次数少,副作用较小,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作用与用途[2]
为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对表皮癣菌、毛癣菌、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球孢子菌、曲霉菌、藻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皮肤浅部真菌的疗效与灰黄霉素相似。其抗菌机理是与真菌细胞浆膜磷脂相作用,抑制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发挥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2mg/L。
本品口服吸收差,口服一次3g的血药峰浓度仅为1.29mg/L。连续给药,由于肝酶的诱导作用,血药浓度反而降低。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8%,血浆半衰期为4~6小时。在肝脏代谢,大部分代谢物从粪便排出,少量从尿中排出。
克霉唑临床主要用于浅部真菌感染如皮肤、粘膜、腔道等感染。
用法与用量[2]
局部外用:阴道塞入,每晚0.1g;1%~5%软膏外涂,每日2~3次。
不良反应[2]
口服后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精神和神经症状及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局部应用无不良反应发生。有报道显示,克霉唑对多种真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有较好抗菌作用,它是广谱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发作率很少,少数人会有局部感到刺激、瘙痒、烧灼感,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但是有报道显示,克霉唑阴道片导致胎儿宫内发生急性缺氧致死亡,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厂家应在产品说明书中注明其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提醒临床谨慎使用[3]。
注意事项[2]
本品口服吸收差,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疗效差,且不良反应多见,口服给药已不用于临床。
制剂与规格[2]
乳膏剂:1%~3%。癣药水:1.5%~3%。滴耳液:1%乙醇液。阴道栓:0.15g。
制备[3]
克霉唑制备如下:
1)将900g苯和117.5g氯化铝放入装有回流冷凝器,搅拌器和干燥管的2升烧瓶中。将混合物冷却至0℃,加入150克邻氯苯三氯化物在150克苯中的溶液,同时保持温度不超过15℃。将混合物小心加热回流4小时。HCl是进化而来的。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并缓慢倒入300g浓盐酸和800g冰中,使其不超过25℃。然后分离并弃去水层。将苯溶液用230g氯化钠在800g水中的溶液洗涤。分离苯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1小时,然后过滤。
2)将45g咪唑在70g三乙胺中的溶液加到滤液中,混合物在45-50℃下加热3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边搅拌边加入500g水。分离并弃去水层,用200g水洗涤苯相。分离苯层并在真空下蒸发至干。将残余物在搅拌下溶于250g乙酸乙酯中。加入250g水并滴定溶液以计算加入的精确硝酸量。将溶液冷却至15℃并快速加入计算的硝酸量。当沉淀开始时停止搅拌,并且系统离开直到沉淀完成。将产物离心并用300g乙酸乙酯洗涤,然后用300g水洗涤。将潮湿的产物放入反应烧瓶中,加入300g水,450g二氯甲烷,5g三乙胺和110g30%氢氧化钠。搅拌混合物直至形成溶液,然后将溶液留下直至相分离。水相用100g二氯甲烷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每次用200g水洗涤两次。用YMS脱色碳处理二氯甲烷溶液并过滤,然后用二氯甲烷洗涤过滤器,通过蒸馏回收二氯甲烷。将残余物溶于100g丙酮中并重新蒸馏以完全除去二氯甲烷。
3)将残余物溶于900克丙酮中并加热至50℃,得到完全溶液。加入YMS脱色碳和三乙胺,过滤混合物并用丙酮洗涤。然后通过蒸馏除去部分丙酮,将体积减少至约500c.c.将混合物冷却至0℃,5小时后,将产物离心并用100g丙酮洗涤。将其在60℃下干燥,得到150g最终产物。
主要参考资料
[1] 克霉唑阴道片的临床与药理作用的研究
[2] 实用药物手册
[3] US5091540 Process for preparing clotrimaz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