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啶胺的防治对象与使用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24/9/5 10:38:33
氟啶胺是由日本石原株式会社于1988年推出的二硝基苯胺类广谱高效的保护性杀菌剂,对交链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非常有效。氟啶胺是唯一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与现有药剂无交互抗性。通过作用于ATP合成酶,在呼吸链的尾端解除氧化与磷酸化的关联,最大程度消耗电子传递积累的电化学势能,杀菌速度与活性领先于同类化合物。氟啶胺在ATP合成酶上有多个作用位点,由多基因控制,抗性风险极低,全世界使用至今无抗性报道,是非常具有未来前景的特色化合物。
防治对象
氟啶胺的杀菌谱很广,对高等真菌与低等真菌都有较好的效果, 可有效防止霜霉疫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根肿病、猝倒病及果树上的疮痂病、黑星病等病害。其中,对疫病、根肿病和灰霉病特效。
使用注意事项
氟啶胺在应用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药害风险。因此在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高温不能用药,非常容易出现药害。
2、千万不能和乳油复配,因为渗透性很好,和乳油复配后,会出现叶片畸形,卷缩。
3、对瓜类、十字花科蔬菜禁止喷雾,葡萄不同品种先做试验后推广,夏黑、红提等品种花前或套袋后使用。
4、塑料设施内不要施药(部分人群对此成分过敏)。
5、氟啶胺不能与有机磷或有机硅混用,反应会使药液变色并出现絮状沉淀,降低药效。
6、作物苗期慎用
合成工艺
一种氟啶胺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过程:1)胺化反应:在醚类溶剂中,向底物2-卤-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中加入液氨,密闭后加压反应生成2-胺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将反应物过滤除去产生的无机盐,得到2-胺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醚类溶液;2)脱氨:将上述2-胺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醚类溶液在负压条件下脱氨气至体系无氨气残留;3)缩合反应:向上述脱氨后的2-胺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溶液中,加入无机碱反应成盐,然后向体系中加入2,4-二氯-3,5-二硝基-三氟甲苯的醚类溶液反应得到氟啶胺;其中,步骤1)胺化反应中,2-卤-3-氯-5-三氟甲基吡啶选自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或2-氯-3-氯-5-三氟甲基吡啶;步骤2) 脱氨操作中,检测采用GC-MS或HPLC-MS与氨气标准出峰对比,出峰在正常检测基线之下为无氨气残留;步骤3) 缩合反应中,2,4-二氯-3,5-二硝基-三氟甲苯与2-卤代-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1-1.02;反应温度为0~50℃。
本发明在两步工艺连续化进行过程中,避免胺化物溶液中氨气残留导致缩合反应时2,4‑二氯‑3,5‑二硝基‑三氟甲苯的副反应发生,使其单耗降低至化学当量,产品纯化和收率均得到大幅度提高,产品无需提纯,纯度可达到99%以上,两步总分离收率可达97%以上。
参考文献
CN11014391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