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白细胞介素 17 (IL-17)抗体 新闻专题 白细胞介素 17 (IL-17)抗体的应用

白细胞介素 17 (IL-17)抗体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4/7/30 10:11:44

背景[1-3]

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是一种用于研究IL-17的抗体。IL-17是一类重要的促炎症因子,主要由活化的CD4+T辅助细胞即Th细胞产生。IL-17家族包括至少6个成员,分别是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和IL-17F。IL-17A即通常所说的IL-17,是Th17细胞发挥作用的主要执行者,可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在自身免疫病、炎症、肿瘤以及移植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可以用于多种实验应用,如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不同的IL-17A抗体可能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范围。

在选择和使用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时,应根据实验需求和样本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抗体,并遵循制造商提供的操作指南和推荐稀释比。例如,根据实验目的和样本类型,可以选择特异性结合IL-17A蛋白的抗体,用于阻断IL-17A与IL-17RA的结合,从而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白细胞介素 17 (IL-17)抗体.png

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

PIAS1抗体在Western Blot(WB)实验中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样品制备:

收集细胞或组织样本,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提取蛋白质。

制备蛋白样品,通常包括蛋白质的变性、定量等步骤。

2.蛋白分离:

使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条带。

根据目的蛋白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分离胶浓度。

3.转膜:

将分离好的蛋白质从凝胶转移到PVDF膜或硝酸纤维素膜上。

转膜时,可以使用冰浴和转膜仪以提高效率和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4.封闭:

转膜后的膜用封闭液(如5%脱脂奶粉或5%BSA)封闭,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封闭通常在室温下进行1-2小时。

5.抗体孵育:

将封闭后的膜与稀释的PIAS1抗体孵育。

孵育条件根据抗体说明书推荐,通常在4°C过夜。

6.洗涤:

使用Tris缓冲盐水(TBS)或TBS加Tween-20(TBST)洗涤膜,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重复洗涤步骤,通常需要洗涤3-5次。

7.二抗孵育:

将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与一抗的物种相匹配)与膜孵育。

孵育条件根据二抗说明书推荐,通常在室温下进行1-2小时。

8.洗涤:

使用TBST洗涤膜,重复洗涤步骤,以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9.显色:

加入显色底物(如ECL或LumiGLO)与膜孵育,根据说明书进行显色反应。

观察并记录结果,通常使用化学发光成像系统。

10.数据分析:

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条带进行分析,确定PIAS1蛋白的表达水平。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应进行比较,以评估实验的可靠性。

应用[4][5]

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可以用于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粘膜的表达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到目前为止,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治疗缺乏特异性,没有治愈的方法,目前免疫异常被公认为在IBD的发病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白细胞介素(IL)是其中最主要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一组淋巴因子,本研究通过对IBD患者肠黏膜中IL-17、IL-23表达的研究,探讨IBD患者肠黏膜IL-17、IL-23的表达及与疾病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2003年10月至2007年4月保存有完整资料的诊断明确的CD及同期UC住院患者活动期病变部位肠黏膜活检或手术标本,活动期CD组和UC组分别为8例和20例,正常对照20例。IBD的临床诊断均依据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常规影像学、内镜学及组织学标准。

二、主要试剂1、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IL-23单克隆抗体2、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试剂盒3、免疫组化过氧化物酶标志的链霉卵白素(SP)试剂盒显色试剂盒

三、实验方法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全部蜡块均行4μm厚连续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室温下3%过氧化氢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微波修复抗原;滴加一抗(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兔抗人IL-23,1:80,),4℃冷藏过夜后滴加二抗(山羊抗兔IgG,),于室温下孵育30分钟;DAB显色,苏木素复染,中性树胶封片。

四、结果判定肠上皮细胞IL-17、IL-23染色结果评价参照文献进行,IL-17、IL-23染色为细胞质染色:组织切片中显示细胞质染为淡黄色至黄棕色者为阳性细胞标志,将阳性细胞按其数量及显色强度分为3级:表达弱阳性(+),即阳性细胞数<10%,显色强度为淡黄色或仅个别细胞呈黄至棕黄色染色;表达强阳性(+++),即阳性细胞数>60%,多数细胞呈黄至棕黄色染色;表达中度阳性(++),即阳性细胞数及显色强度介于弱阳性与强阳性之间。凡显色强度与背景无明显差别者为阴性。肠黏膜固有层内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IL-23表达以计数1000倍高倍镜下5个视野内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上述结果均由两人双盲法独立判断,取其平均值。

五、统计学处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秩和检验及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结果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IL-23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BD患者结肠上皮细胞阳性为细胞质着色;黏膜固有层和淋巴小结内也可见散在阳性细胞。比较活动期UC、CD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IL-17、IL-23表达,发现UC患者IL-17、IL-23阳性染色强度均高于CD患者,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值分别为0.426、0.512,p值均>0.01)。二者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见显著性差异,其中UC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IL-23阳性染色强度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值分别为4.898、4.513,p值均<0.01)。C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IL-23阳性染色强度亦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值分别为3.251、3.316,p值均<0.01)。

比较活动期UC、CD患者肠黏膜固有层内阳性细胞百分数,发现UC患者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阳性细胞百分数高于CD患者,而IL-23阳性细胞百分数低于CD患者,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99、1.825,p值均>0.01);二者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见显著性差异,其中UC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IL-23肠黏膜固有层内阳性细胞百分数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691、12.542,p值均<0.01)。C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IL-23肠黏膜固有层内阳性细胞百分数亦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91、8.298,p值均<0。01)。

参考文献

[1]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T Helper 17 Cell Effector Cytokines in Inflammation[J].Wenjun Ouyang;;Jay K.Kolls;;Yan Zheng.Immunity,2008(4)

[2]Th17:An Effector CD4 T Cell Lineage with Regulatory T Cell Ties[J].Casey T.Weaver;;Laurie E.Harrington;;Paul R.Mangan;;Maya Gavrieli;;Kenneth M.Murphy.Immunity,2006(6)

[3]IL-23:changing the verdict on IL-12 function in inflammation and autoimmunity[J].Kreymborg;;B?hlmann;;Becher.Expert Opinion on Therapeutic Targets,2005(6)

[4]Involvement of IL-6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colon cancer[J].Raja Atreya;Markus F.Neurath.Clinical Reviews in Allergy&Immunology,2005(3)

[5]孙晓丹.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粘膜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9.

分享 免责申明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白细胞介素 17 (IL-17)抗体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