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羟基脲 新闻专题 羟基脲:研发历史,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羟基脲:研发历史,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发布日期:2024/6/3 10:35:50

羟基脲的研发历史

羟基脲(Hydroxyurea.HU)是由Dressier和Stein在1869年合成的化药。本世纪20年代,观察到羟基脲可使兔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并抑制白细胞生成。1963年,发现它对L1210小鼠白血病的抑制作用。1967年,美国FDA批准上市,1975年,在我国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CML)和慢粒的加速期和急变期。后逐渐扩大适应症,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等骨髓增殖性疾病。对头颈部鳞癌、黑色素瘤、复发性转移性卵巢癌有一定疗效,用药后可使瘤细胞集中于G1期,与放疗同时应用可作为放疗增敏剂。用于伴细胞计数高的急性淋巴细胞性(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减负治疗。

羟基脲

2017年12月21日,美国FDA首次批准羟基脲(SIKLOS) 用于降低2岁以上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疼痛危机发生频率和输血需求。对地中海贫血、银屑病等也有肯定疗效。 近年有研究报道称,HU可抑制HIV病毒在人体复制,与核酸同类物DDl(didanosine)联合可治疗艾滋病。

作用机制

羟基脲是一种核苷二磷酸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抑制RNA还原为DNA,且对DAN合成有选择性的阻碍,干扰嘌呤及嘧啶碱基生物合成。 Hu也会导致受损的DNA无法得到修复,协同放疗或其他烷化剂发挥抗肿瘤作用。HU可通过增加氨基端激酶(c-jun)mRNA的合成速率来调节其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HU还能产生氧化应激,并在某些突变细胞中诱导胞质分裂停滞,此外,HU还可能作用于某些金属酶和基质蛋白酶,通过形成过氧化氢(H2O2)和硝基过氧化物而引起DNA碱基主要是T和C的损伤。
同时,羟基脲对骨髓造血也有抑制功能,可以有效抑制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的生成,起到治疗真红的作用。 对红细胞的作用为增加HbF和增加血红蛋白合成的合成,减轻RBC膜的损伤,减轻溶血等。对血管的作用为降低内皮活化和黏附功能,降低血栓和微粒形成,降低血管收缩功能等。

临床应用

(1) 慢粒:根据患者用药前病情及白细胞数高低而决定剂量,一般开始剂量为20~60mg/(kg.d),1次或分2次口服,当白细胞下降至10×109/L以下时,逐渐减量。 (2) ALL或者AML的减负治疗: 50~100mg/(kg.d),分2次口服。 (3) 头颈癌、卵巢癌等: 60~80mg/(kg.次),2次/周,单独或与放疗合用;亦可20~30mg/(kg.d),1次/日。 (4)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推荐初始剂量为20mg/(kg.d),每天服用一次。

不良反应

羟基脲的不良反应包括:

(1) 骨髓抑制: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中性粒细胞小于1*10^9/L,应停止羟基脲治疗,停药1~2周后可恢复。

(2) 胃肠道反应:较常见,表现为胃纳减退、恶心、呕吐,较少见的有便秘,长期服用本品可发生口腔粘膜炎、口腔溃烂、腹泻等。

(3) 皮肤血管毒性反应:羟基脲能够影响正常红细胞的生成和发育,产生异常形态红细胞并在局部造成循环障碍及缺血缺氧,诱发皮肤溃疡,最常见于接受干扰素治疗或有干扰素治疗史的人。如果使用羟基脲发生血管溃疡或者坏死,应当停止用药。用防晒霜、帽子和防晒服来保护皮肤免受阳光的伤害。

(4) 致畸作用:高剂量的羟基脲会导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椎体、头面部组织、头骨和四肢出现异常。

(5) 其他:脱发、皮肤色素沉着和指甲变黑、便秘、维生素D减少、体重增加等。

分享 免责申明

羟基脲生产厂家及价格列表

羟基脲—127-07-1

¥673

湖北魏氏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2024/06/28

羟基脲 127-07-1 N-羟基脲 医药原料 含量99%以上

¥询价

广州远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4/06/27

羟基脲

¥500

山东宸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