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L-(+)-青霉胺 新闻专题 重金属解毒药——L-(+)-青霉胺

重金属解毒药——L-(+)-青霉胺

发布日期:2023/10/10 14:45:43

概述

L-(+)-青霉胺一般指的是青霉胺,是一种化学式为C5H11NO2S的有机化合物,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与乙醚。L-(+)-青霉胺的分子量为149.211,熔点210 ℃,沸点251.8 ℃,密度1.204 g/cm³。根据药典通则0631,取本,加水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可测得pH值应为4.0~6.0,整体呈酸性。

L-(+)-青霉胺.jpg

鉴别

1、取L-(+)-青霉胺约40mg,加水4mL溶解,加磷钨酸溶液(1→10)2ml,摇匀,放置数分钟后溶液显深蓝色。

2、取L-(+)-青霉胺约0.5mg,加盐酸0.5mL与丙酮4mL的混合液温热溶解后,置冰浴中冷却,并以玻棒摩擦管壁使白色沉淀析出,滤过,沉淀用丙酮洗涤,在空气中干燥,取此沉淀物配成1%水溶液,应呈右旋性。

药理作用

L-(+)-青霉胺主要用作铜、汞等重金属解毒药,亦用于治疗因铜在组织沉积所致的肝豆状核变性(Wilson氏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硬皮病、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见有明显的疗效。

1、络合作用

(1)重金属中毒,本品能络合铜[1]、铁、汞、铅、砷等重金属,形成稳定和可溶性复合物由尿排出。其驱铅作用不及依地酸钙钠,驱汞作用不及二巯丙醇;但本品可口服,不良反应稍小,可供轻度重金属中毒或其他络合剂有禁忌时选用。基于络合原理,L-(+)-青霉胺也可用于金属离子检测,采用化学还原法成功制备青霉胺修饰的银纳米簇(DPA-Ag NCs),该纳米簇在波长为575 nm的光激发下发出波长为685 nm的红色荧光。利用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了表征发现,铜离子可以有效地猝灭银纳米簇的荧光,基于此可建立一种高效且快速的DPA-Ag NCs水溶液检测铜离子的方法。在检测条件下,其对铜离子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5~10μmol/L,检出限为2.5 nmol/L。目前该方法已成功用于自来水中铜离子的测定[2]。

(2)Wilson病是一种常见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是大量铜沉积于肝和脑组织,引起豆状核变性和肝硬化,L-(+)-青霉胺能与沉积在组织的铜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由尿排出[3-4]。

(3)胱氨酸尿及其结石,L-(+)-青霉胺能与胱氨酸反应形成半胱氨酸-青霉胺二硫化物的混合物,从而降低尿中胱氨酸浓度;该混合物的溶解度要比胱氨酸大50倍,因此能预防胱氨酸结石的形成;长期服用6~12个月,可能使已形成的胱氨酸结石逐渐溶解。

2、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尚未明了。用药后发现有改善淋巴细胞功能,明显降低血清和关节囊液中的IgM类风湿因子和免疫复合物的水平,但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绝对值无明显降低。体外有抑制T细胞的活力,而对B细胞无影响。本品还能抑制新合成原胶原交叉连接,故也用于治疗皮肤和软组织胶原病。

不良反应

L-(+)-青霉胺的不良反应与给药剂量相关,发生率较高且较为严重。最初的不良反应多表现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味觉减退、中等程度的血小板计数减少,粒细胞缺乏,严重者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溶血性贫血,总的来说严重者不多见;部分患者也会出现蛋白尿,少数患者会出现肾病综合征;长期大剂量服用,皮肤胶原和弹性蛋白受损,导致皮肤脆性 增加,有时出现穿孔性组织瘤和皮肤松驰。因为L-(+)-青霉胺可与多种金属形成复合物,可能导致铜、铁、锌或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以上提到的大多数不良反应可在停药后自行缓解和消失[5]。

制备

有关L-(+)-青霉胺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首先,采用丙酮和甲酸乙酯保护D青霉胺中的巯基和氨基,得到N-甲酰异丙基-D-青霉胺;

然后,采用醋酸或醋酸与甲苯的混合液对N-甲酰异丙基-D-青霉胺进行消旋,得到N-甲酰异丙基-D,L-青霉胺;

N-甲酰异丙基-D,L-青霉胺与盐酸反应,制得N-甲酰异丙基-D,L-青霉胺盐酸盐;

N-甲酰异丙基-D,L-青霉胺盐酸盐在低级醇中通过有机碱游离得到游离消旋体D,L-青霉胺;

D,L-青霉胺与拆分剂L酒石酸反应,得到青霉胺-酒石酸盐复合物,经有机碱解盐得到L-(+)-青霉胺。

该制备方法所用拆分试剂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为工业化大批量生产L青霉胺提供了可行性[6]。

参考文献

[1]刘俊秀,陈定邦,张基伟,等.青霉胺络合铜释放ROS致神经细胞活力下降[C]//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2014.

[2]陈宽,李娜,何瑜,等.青霉胺修饰的银纳米簇的制备及其在Cu2+检测中的应用[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DOI:10.3969/j.issn.1000-2375.2021.02.012.

[3]张东锋,王煜姝,腾军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19):5.DOI:CNKI:SUN:SYYZ.0.2015-19-024.

[4]徐磊,蔡永亮,徐志树,等.凯西莱联合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模型鼠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7, 20(006):450-452.DOI:10.3969/j.issn.1004-1648.2007.06.017.

[5]辛栋轶,韩钊,辛学俊.青霉胺引起重症肌无力[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 9(002):137-138.DOI:10.3969/j.issn.1008-5734.2007.02.027.

[6]贾爱琼,赵经伟,邓俊丰,等.一种L-青霉胺的制备方法.CN202011494912.0.

分享 免责申明

L-(+)-青霉胺生产厂家及价格列表

L-(+)-青霉胺

¥询价

济南奥德凯药业有限公司

2024/12/31

1113-41-3;L-(+)-青霉胺

¥询价

普善实业(陕西)有限公司

2024/12/31

L-青霉胺

¥询价

武汉维斯尔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