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喹酮的用法与合成
发布日期:2023/2/21 13:21:34
吡喹酮主要用于动物血吸虫病,也用于绦虫病和囊尾蚴病。
药理作用
吡喹酮具有广谱抗血吸虫和抗绦虫作用。对各种绦虫的成虫具有极高的活性,对幼虫也具有良好的活性;对血吸虫有很好的驱杀作用。对羊的莫尼茨绦虫、球点斯泰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有驱杀作用,对胰盘吸虫和矛形岐腔吸虫有效;对牛和羊的细颈囊尾蚴和日本分体血吸虫也有好好的效果;对猪的细颈囊尾蚴有较好的相关效果;对犬、猫、禽的各种绦虫均有高效。
药动学
吡喹酮内服迅速而几乎完全吸收,但有显著的首过效应。犬和绵羊用药后,分别在0.5--2小时和2小时达到血药峰浓度。肌内和皮下注射较内服的血药浓度维持更长时间。吡喹酮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其中以肝、肾最高,并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入体内的吡喹酮迅速由肝代谢为无活性的单羟化或多羟化代谢物,主要在尿中排泄。内服给药的半衰期分别为:黄牛7.7小时,羊2.5小时,猪1.1小时,犬约3小时,兔3.5小时。只有极少数的原形药从尿或粪便中排出。
用法与用量
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牛、羊、猪10-35mg;(即每1片可用于10一40斤体重的家畜)犬、猫2.5-5mg;(即1片可用于80一160斤体重的犬、猫);禽10-20mg(即1片可用于20一40斤体重的家禽)。
合成方法
吡喹酮分子具有一个手性中心,理论上应当存在两种手性异构体,但幸运的是吡喹酮的外消旋体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虽然左旋异构体的疗效更佳,但目前临床上仍使用外消旋体药物。目前,国内外从不同原料出发已经报道多条吡喹酮的合成路线,此处仅介绍最初拜耳公司从异喹啉出发的路线。首先,异喹啉1和苯甲酰氯以及氰化钾发生Reissert反应生成二氢异喹啉衍生物2,催化加氢还原分子中的不饱和基团生成新的酰胺衍生物3。随后,通过酰基化和分子内SN2反应可以顺利制备化合物5,磷酸加热条件下水解脱去苯甲酰基,最后再和环己基苯甲酰氯反应即可制备吡喹酮。该方法工艺成熟、原料易得、成本较低,但是需要使用高压加氢操作和剧毒原料氰化钾,给安全操作和“三废”处理带来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