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帕沙星的简介
发布日期:2023/1/30 10:03:56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 SPFX),由日本制药株式会社研发的产品,并于1993年在日本率先上市,该药主要用于治疗由肺炎链球菌和分支杆菌等引起的感染。而司帕沙星在我国于1998年被成功研发后,被郑州永和制药、成都倍特药业和浙江海正药业注册生产。2002年苏州东瑞制药又成功研发了乳酸司帕沙星及片剂。它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葡萄球菌、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具有广谱、强效、长效和易合成等特点。[1]
司帕沙星的结构及性质
司帕沙星,其化学名为5-氨基-1-环丙基-7-(顺式-3, 5-二甲基-1-哌嗪基)-6, 8-二氟-1,4-二氢-4-氧代-哇啉-3-羟酸。分子量为392.41,为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脂溶性,微溶于冰醋酸、氯仿,极微溶溶于甲醇、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和水。对光、热稳定,92%环境下吸湿成二水化合物,但不影响疗效。结构如下:
司帕沙星作为喹诺酮类抗生素之一,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阻止其DNA合成来实现抗菌作用的。与其它喹诺酮抗菌药物相比,司帕沙星在其母核氧代喹啉骨架做了相应的改动,如在5位上添加氨基,6位和8位引入氟,7位上增添3,5-二甲基哌嗪基。这些基团增强了司帕沙星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和耐受力,不但抗菌广谱,活性强,还具有血药浓度高,分布广泛,渗透性强,半衰期长等药动力学特征,并显示出疗效高,耐受性好,毒副反应小等优点,对淋球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均具有很好地疗效,又因其具有生物利用度好,半衰期长,副作用少等优势,在畜牧兽医行业已被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在鱼类养殖中少量使用还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目前,受利益驱使,不规范使用SPFX引起的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消费者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轻者出现皮肤红肿、过敏性休克和中枢神经异常等症状,重者损伤软骨组织,损害心脏和消化系统,发生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会恶化成心室纤颤而猝死等。[2]
司帕沙星的生物活性
司帕沙星对绝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沙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炭疽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杆菌、阴性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并与其它喹诺酮类药物间无交叉耐药作用。司帕沙星的抗菌作用机制同其它喹诺酮类药物一样,主要是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IV和DNA螺旋酶的作用防止细菌生长。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性加重。此外,司帕沙星还被证明能抑制钾离子通道之一hERG,而hERG是调节细胞增殖的必要蛋白质。[1]
司帕沙星的药代动力学
了解司帕沙星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剂科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0名健康志愿者口服200 mg国产和进口的司帕沙星片后血药浓度的变化情况,计算了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显示,口服司帕沙星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国产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3.13±0.54)h. Cmax为(0.70±0.05)mg/L,t1/2β为(26.64±1.59)h。AUC0-∞为(23.73±2.11)mg/(h·L),与进口片生物等效,对进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81%± 13.62%。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临床药学研究室与老年病学科对国产司帕沙星片在老年人体内的药动学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高效液相测定了8例老年人口服200mg司帕沙星后120h内血样和尿样中司帕沙星浓度,用3P87药动学程序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线性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根据尿药浓度和尿量计算该药尿中原型药物排泄率。结果显示,老年人口服司帕沙星片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参数:t1/2β为(26.11±6.49)h,tmax为(2.74±1.42)h,Cmax为(1.15±0.14)mg/L,AUC0-∞为(37.29±1.17)mg/(h·L)。服药后120h平均尿原型药物排泄率为24.14%。结果表明,老年人单剂口服200mg 48h后血药浓度均高于绝大多数细菌的MIC及MBC,一般感染可考虑3d 2次或2d 1次给药。[3]
司帕沙星的合成
戚建军等人由2,3,4,5-四氟苯甲酸为原料,经硝化、酰氯化、与丙二酸二乙酯缩合,再部分水解并脱羧,然后与原甲酸三乙酯缩合,环丙胺置换、环合、硝基还原、水解后与顺式-2.6-二甲基哌嗪缩合得到司帕沙星,总收率约28%。[4]
参考文献
[1] 张燕飞. 司帕沙星药物共晶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 佳木斯大学, 2019, 7-8.
[2] 贾国超. 动物源性食品中司帕沙星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D]. 河南农业大学, 2014, 3-3.
[3] 王岳. 司帕沙星临床研究进展现[J].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14): 2258-2259.
[4] 戚建军, 司帕沙星的合成工艺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1, 9: 387-389.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司帕沙星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