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二酚衍生物与美白
发布日期:2022/10/8 14:13:18
说到美白剂,VC及其衍生物、曲酸、传明酸、烟酰胺等,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近些年比较火热的间苯二酚衍生物,也在美白界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
酪氨酸酶抑制剂
黑色素是影响皮肤颜色的主要物质,其合成主要发生在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小体膜上。强效美白剂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表达和活性(属于胞内抑制),有效地减少黑色素合成,从而达到真正的皮肤美白效果。
美白途径
1. 防御紫外线;
2. 黑色素细胞的胞内抑制(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表达和成熟,加速酪氨酸的降解、还原黑色素中间体、选择性破坏黑色素细胞等);
3. 黑色素细胞的胞外抑制;
4.抑制黑色素的转运;
5.促进角质层的更新;
6.抗糖化作用。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过程的关键酶,是一种铜结合糖蛋白,活性中心由2个铜离子位点构成,每个铜离子分别与三个组氨酸残基上的咪唑配位。
抑制剂类型与其主要机理
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与底物类似的结构,可防止底物与酪氨酸酶结合;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酪氨酸酶活性位点(拮抗型)。
非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不与酶活性中心结合,而是结合到酶-底物复合体上,与酶活性中心外的氨基酸残基(疏水腔)结合,从而阻断黑色素合成途径。
混合型抑制
既能与底物竞争,也能与酶-底物复合体结合;既能与酶活性中心结合,也能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基团结合。
总结:一方面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以依靠自身的长相优势,因长得像底物(如假包换的合成黑色素的成分:如 L-酪氨酸),个头较小,能进入酶活性中心而被酪氨酸酶认错抢走,从而抑制了黑色素合成。另一方面,酪氨酸酶抑制剂个头较大,能充当酶活性中心的门卫,底物被拦住而无法接近活性中心,导致黑色素合成受阻。黑色素的合成减少,肤色逐渐就变白了。
间苯二酚衍生物
间苯二酚衍生物早期用作防腐杀菌。由于结构上与酪氨酸酶底物相似,是强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低添加量即可达到优异的、快速的皮肤美白效果。
市面上常见的四种间苯二酚衍生物:苯乙基间苯二酚、4-丁基间苯二酚、己基间苯二酚、二甲氧基甲苯基-4-丙基间苯二酚。
4-丁基间苯二酚
修饰间苯二酚可能使其兼具美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这一观点,开始在间苯二酚的苯环4位置引入不同的烷基,最终确认4-丁基间苯二酚具有很强的酪氨酸酶抑制作用。
苯乙基间苯二酚
德国科研人员合成的二氢银松素类似物,据报道具有很强的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同时也有皮肤刺激及细胞毒性低的特点,而成为广泛应用的皮肤美白剂。
己基间苯二酚
比较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是用于防止虾类褐变,是虾鲜宝的主要活性成分;McEvily等于1991年首先提出己基间苯二酚是虾中酪氨酸酶的有效抑制剂,可安全取代亚硫酸盐来抑制虾类黑斑的形成和黑变病,而且抑制力强,安全性高;后来逐渐作为皮肤美白活性成分应用在化妆品中。
二甲氧基甲苯基-4-丙基间苯二酚
从药用植物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型酪氨酸酶抑制剂;美国一家化妆品公司的专利成分,由于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2,故该公司将其编码为UP302;现主要为有机合成来源。
目前众多文献资料显示,4-丁基间苯二酚是这几种间苯二酚衍生物中最强的酪氨酸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