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的主治病证
发布日期:2022/3/29 11:25:16
黄芩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常以其2-3年的干燥根入药,是小柴胡汤、流感方剂中的常见药材。
作用部位
黄芩的作用部位主入肺、肝胆、大肠经。黄芩、黄连、黄柏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但黄芩擅清上焦热邪,黄连擅清中焦热及心经热邪,黄柏擅清下焦热邪。故上焦有热邪,尤其是肺热,当重用黄芩以清之。
主治病证
治疗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黄芩药性苦寒,功能清热燥湿,善于清肺、胃、胆及大肠湿热,故夏季感受暑湿,湿热所致的胸闷恶心呕吐、身热不扬、舌苔黄腻的患者可用此治疗。
治疗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本品入肺经,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故可以治疗因肺热所致的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还可以治疗因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等。
治疗痈肿疮毒。本品可清热泻火解毒,故在痈肿疮毒的初期可用此清热解毒。
治疗胎动不安。可治疗因血热或气虚血热所致的胎动不安。
提高黄芩药理活性的方法
一种提高黄芩药理活性的方法,将黑曲霉标准菌种接种在马铃薯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将活化后的黑曲霉转接于液体培养基活化;称取一定重量的黄芩,按黄芩重量,加入蒸馏水,浸泡12h后分装于发酵袋中,灭菌,按每千克黄芩接种3mL黑曲霉菌液,于28℃恒温培养41d;发酵料风干,再于36℃干燥50h。
黄芩经黑曲霉发酵后黄酮类物质含量较原药材均发生变化,其中黄芩苷含量为5.04%,比原药材减少了52.54%,发酵后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分别为4.44%,5.02%,分别是黄芩药材的2.73,5.77倍。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黄芩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