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苄星青霉素 G 新闻专题 苄星青霉素的功效与作用

苄星青霉素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日期:2020/10/21 8:45:43

【概述】

苄星青霉素亦称长效青霉素、长效西林,属二苄基乙二胺盐与混悬剂、缓冲剂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状粉末;苄星青霉素具良好的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作用,进而达到杀菌功效。苄星青霉素作用时间更久,但只适用于对青霉素高度敏感的微生物感染,梅毒螺旋体对青霉素敏感,所以治疗梅毒时,将苄星青霉素作为临床治疗首选药物。因此,临床上主要用于早期梅毒的治疗、预防风湿复发等。

【理化性质】

苄星青霉素白色结晶性粉末,颗粒大,极难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白色稠厚、乳状液体,在二甲基甲酰胺或甲酰胺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

【药理作用】

苄星青霉素为青霉素G长效制剂,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1]。 苄星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不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以及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革兰阴性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1]。 对苄星青霉素敏感的还有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厌氧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放线菌属、真杆菌属、丙酸杆菌等革兰阳性杆菌,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及个别阴性杆菌(如嗜血杆菌属)。

苄星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不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以及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革兰阴性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厌氧的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放线菌属、真杆菌属、丙酸杆菌等革兰阳性杆菌,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梭状芽胞杆菌(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以及个别阴性杆菌(如嗜血杆菌属)也有较强的活性。苄星青霉霉霉素为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是一种青霉素G的长效制剂。苄星青霉素吸收后逐渐水解为活性物青霉素,使其作用时间延长。其抗菌作用机制与青霉素G相同,系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起抗菌作用。苄星青霉素作用特点是给药后吸收缓慢,血药浓度较低,但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

【药代动力学】

肌内注射缓慢吸收后,苄星青霉素可逐渐水解为活性产物青霉素G。成人肌内注射240万单位,2周后血清浓度为0.12μg/ml;新生儿肌内注射5万单位,13~24小时达血药峰浓度,约为1.23μg/ml;儿童肌内注射60万单位或120万单位,24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分别为0.16μg/ml或0.15μg/ml。本品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主要经肾随尿液排泄,少量经胆汁排泄。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和磺胺类药物合用,可减少青霉素类药物的排泄,使青霉素类血药浓度升高,作用增强,但毒性反应也可能增加[1]。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可减少苄星青霉素在肾小管的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

(2)与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和磺胺类等抑菌药合用,可能降低本品抗菌作用。 可能的机制为相互拮抗作用。

(3)与华法林合用,可加强抗凝血作用。

(4)同时服用避孕药,可能影响避孕效果。

【肌肉注射使用方法】 

1.注射器针头的选择

用药说明建议采用9号针头,临床上大多采用5mL注射器和7号针头。而苄星青霉素必须做深部肌肉注射,才能减轻疼痛和预防硬结。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体型患者选择,对肥胖患者应选择9号针头,而对一般体型患者用7号针头,便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2.溶媒

苄星青霉素按用药说明书上要求,临用前加适量的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成混悬液,肌肉注射,但临床注射时要做到“三快”,即进针、推药、拔针快才能提高注射的成功率,很多患者反映疼痛难忍,不少同行主张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做溶媒。且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与盐酸利多卡因作对照,结果显示,在减轻患者疼痛和预防局部硬结方面盐酸利多卡因。用利多卡因稀释苄星青霉素,性质稳定,无沉淀和配伍禁忌;注射时阻断了注射部位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可以明显减轻疼痛,这已在行内达成共识。

3.配制方法

一般溶媒量为3~5mL.苄星青霉素颗粒大,很难溶于水且溶解后呈浑浊状,如不充分摇匀或溶剂不足,就会出现针头堵塞注射失败。①溶剂在3mL时针头的堵塞率最低。溶剂太少,药物浓度较高易凝固,溶剂太多,注射时间相对延长,注射时针头受热时间也相应增加,凝固的可能性也增大,且局部注入太多液体,会增加疼痛感。②溶解时产生过多气泡会影响排气和浪费药液。为此,注入溶媒前先将药粉充分摇散,注入溶媒时沿药瓶周围缓慢注入,注入后将药瓶向一个方向轻轻摇匀,避免过度震荡。

4.患者体位

患者体位自然,肌肉放松,利于药液推注,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高。一般成人选择臀大肌或臀中肌,小儿选择臀中肌。有人对坐位式、卧位式注射进行比较,结果坐位式注射成功率比卧位式高。卧位时垂直推注药液,受重力作用,注射器乳头端的药液浓度明显大于活塞端,易堵塞针头;坐位时水平推注,注射器内的药液浓度基本一致,不易堵塞针头。因此主张采用坐位式注射。

5.排气

①不完全排气法,从药瓶中抽出药液后不做完全排气,注射器内留有0.1~0.2mL空气,可在抽完药液时,轻轻回抽一下,使针头无药液或者吸出药液排气后更换针头,不再做排气,注射。不完全排气法,在操作过程中,注射器内的药液始终处在运动中,减少了药物的聚集,且注入少许的空气,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能杜绝针头堵塞,减轻患者的痛苦。②抽出药液后抽取少许溶剂,从药瓶中抽出药液排尽气体,再抽吸少量的溶剂(以充满注射器的乳头部和针尖为宜),注射。它能降低针头和乳头部药液浓度及黏稠度;容易推注,而针管后段未被稀释的药物在快速推注的惯性作用下稍加压力即能顺利推完。也可以针头在苄星青霉素瓶内排气后立即给患者注射,使药液在乳头、针头内停留时间短,药液不发生凝固而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

6.注射

苄星青霉素为了延长其释放和吸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缓冲剂及混悬剂,而混悬剂具有很大的表面自由能,有自发聚集趋向和增长趋向,且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沉降后聚结而不能分散。常规的注射法易出现针头堵塞的现象,有不少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经验。

①重视技巧。可采用“一深三快二均匀”,即进针深达肌肉层,抽药、注射、拔针要快,药液要充分混匀,推药时用力要均匀。注射时绷紧注射局部皮肤,使肌纤维间隙增大,亦能提高注射成功率。可以是操作者、患者或他人协助绷紧皮肤,其中请他人协助最理想,因操作者自己抽回血时间稍长或推药时间长,针头在肌肉内受热,药液会凝固导致注射失败。

②调整程序。通过调整注射过程的操作程序来缩短药物溶解至注射完毕的时间,如采用“后溶解药液、三快注射法”,即安置患者,取坐位,先选择注射部位,消毒皮肤,配药,随即抽取药液进行“三快”注射,且从溶解药液到注射完毕的时间不大于1min,能顺利完成注射。

7.减轻疼痛和硬结

梅毒、风湿的患者都需长期注射长效青霉素,因药物剂量大且为油剂,不溶于水,易沉积于注射部位,或药物吸收不良、蓄积引起疼痛和硬结。注射时,应常规选择肌肉丰厚部位做深部注射、交替注射部位、心理护理等,并尽可能用盐酸利多卡因做溶媒。

【用法和用量】

(1)肌内注射:①成人,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②小儿,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一次,③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出生周每12小时1次,一周以上者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

(2)静脉滴注:适用于重症感染。①成人,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静脉滴注。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50万单位。②儿童,一日5万~20万单位/kg,分2~4次静脉滴注。③新生儿(足月产):用量同肌内注射。

 

注射用苄星青霉素
图1为注射用苄星青霉素

【应用】

主要用于早期梅毒的治疗、预防风湿复发等。也可用于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流行 可治疗急性下肢丹毒。

【不良反应】

苄星青霉素的不良反应同青霉素,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压痛等局部刺激症状[1]。 常见过敏反应,包括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和血清病型反应、白细胞减少、药疹、接触性皮炎和哮喘发作等。低剂量用药毒性反应少见。肌内注射部位可发生周围神经炎。鞘内注射超过2万单位或静脉大剂量滴注可引起抽搐、肌肉阵挛和昏睡等,也可致短暂的精神失常,停药或降低剂量可恢复。长期用药引起二重感染,可出现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感染[2]。

1.苄星青霉素毒性较低,但过敏反应较常见。用药后可发生青霉素引起的各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反应。

2.患者用药后注射部位出现疼痛、压痛等局部刺激症状较多见。

3.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发生肌注区周围神经炎。

4.长期应用可能影响肠内B族维生素的合成,宜同时给予B族维生素。

【注意事项】

(1)首先详细询问过敏史,有过敏史者一般不宜做皮试。

(2)用药前要按规定方法进行皮试(浓度为500单位/ml,皮内注射0.05~0.1ml)。

(3)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应立即肌内注射0.1%的肾上腺素0.5~1ml,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1次,同时配合其他对症治疗。

(4)本品不宜鞘内注射,可经肌内或静脉给药,当成人一日剂量超过500万单位时宜静脉绘药。静脉给药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50万单位,且宜分次快速滴入,一般每6小时1次,以避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5)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慎用,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调整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6)大剂量给药时,应考虑到带入的钠离子或钾离子,可引起高钠血症或高钾血症。青霉素钠100万单位含钠离子1.7mmol(39mg);青霉素G钾100万单位含钾离子1.5mmol (65mg)。

(7)本品水溶液不稳定,易水解,因此注射液应新鲜配制,必须保存时,应置冰箱冷藏,24小时内用完。

【主要参考资料】

[1]吕雪灵. 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的改进及效果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7.

[2]https://www.wiki8.com/bianxingqingmeisu_35793/. [3]杨英先.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08):273-274.

分享 免责申明

苄星青霉素 G生产厂家及价格列表

苄星青霉素

¥询价

武汉鼎信通药业有限公司

2024/04/19

苄星青霉素

¥1500

湖北威德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2024/04/19

苄星青霉素 G

¥询价

武汉鼎信通药业有限公司

2024/04/19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苄星青霉素 G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