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球菌的感染特性
马红球菌原称为马棒状杆菌,曾归于棒状杆菌属。马红球菌的最佳生长温度30℃,适宜温度为10 40℃。该菌生长较为缓慢,4-7d方能产生具特征性的橙红、橘红色素。马红球菌抗酸染色的结果不确定,且因其形态多样,常会被误认为类白喉杆菌、芽胞杆菌或微球菌。在羊血液琼脂上,该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和假结核棒状杆菌之间可产生协同溶血现象(synergistic hemolysis)。此为马红球菌的特征表现。通过特定的引物进行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已应用于马红球菌检测。
2020-10-25
推荐新闻

带您了解ALPHA-乳白蛋白
2025/03/14

双环己基-3,4,3',4'-四酸二酐的制备与聚合反应
2025/03/13

小鼠抑瘤素M(OSM)Elisa试剂盒的应用
2025/03/11

丙炔基-三聚乙二醇的制备与理化性质
2025/02/28

醌茜隐色体的氨化反应与合成
2025/02/26

人醛缩酶(ALD)Elisa试剂盒的应用
2025/02/14
最新发布
3-氨基-5-硝基三氟甲苯的制备与性质
2025/04/07
5-氰基噻吩-2-硼酸的理化性质与制备方法
2025/04/07
硫代二丙酸二(十三酯)的制备与工业应用
2025/04/07
2,4-二甲基咪唑的性质与应用
2025/04/07
四丁基氢氧化磷参与制备离子液体及对其性质的影响
2025/04/07
2-溴-3-羟基-6-甲基吡啶的合成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