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叶血竭素的制备方法
发布日期:2020/10/20 9:12:51
背景及概述[1]
血竭为伤科要药,又名麒麟竭、渴留、海蜡等,在《雷公炮灸论》、《圣惠方》、《滇南本草》、《唐本草》、《本草纲目》等历代医药书中都有记载,作为中药使用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该药性平,味甘、咸,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之功效,主要用于外伤出血、溃疡不敛、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证。血竭的基原包括棕榈科(Palmae)、龙舌兰科(Agavaceae)、豆科(Leguminos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等4科5属10余种不同植物的树脂,历来药源依赖进口。国产血竭据谢宗万先生考证由剑叶龙血树[Dracaena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树脂所制,该血竭在云南地区使用迄今已有500年历史,是我国传统药用血竭品种之一,但在近代失传,未见利用。70年代,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在云南省孟连县重新发现剑叶龙血树资源可提制血竭,将其开发为药品以代替进口血竭,并于1974年载入云南省药品地方标准。目前,国产血竭已替代进口血竭在各地区广泛使用,但国产血竭的化学研究工作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血竭新剂型新产品的开发,曾报道了国产血竭的一些初步化学研究工作,有研究从国产血竭中分离的9个查耳酮类化合物,其中1个为新的查耳酮二聚体,命名为剑叶血竭素(cochinchinenin)。
结构
剑叶血竭素为黄褐色无定形粉末,高分辨负离子FAB-MS质谱测定的准分子离子峰为m/z513.1883(计算值为513.1913),提示其分子式为C31H30O7;红外光谱3367cm-1有羟基吸收的宽带峰;1600和1510cm-1有苯环的骨架振动吸收峰;1H和13CNMR谱图表明其结构中含4个苯环,其中两个为1,4位二取代苯基,一个为1,2,4位三取代苯基,另一个1,2,4,5位四取代苯基。通过HMQC,HMBC和NMR谱图可将这些苯环相应的质子信号和碳信号进行归属。除甲氧基质子及其碳信号外,位于低场区的羰基(C=O)和高场区的4个亚甲基和1个次甲基信号,可推定1的骨架为二聚查耳酮。两个查耳酮结构单元根据HMBC,NMR谱图13C-1H相关信号分别指定为A单元和B单元。B单元中的次甲基ρ的质子信号(δH4.11,t,J=8.0Hz)与A单元中C-5(δC124.7)有远程相关信号,表明A单元和B单元是通过C-5和C-ρ相连接的。B单元中质子β′-H(δH2.38,2H,m)和6″-H(δH6.77,1H,d,J=8.2Hz)信号均与碳信号δC159.7有相关点,提示该碳信号为C-2″,而甲氧基质子信号(δH3.71,3H,s)又与该碳信号δ159.7有相关点,表明甲氧基连接在C-2″上。因此,1的结构确定为1-[5-(2,4,4′-三羟基二氢查耳酮基)]-1-对羟基苯基-3-(2-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烷,命名为剑叶血竭素(Cochinchinenin),为一新的天然产物。
制备[1]
云南产`雨林牌'血竭3kg,用MeOH溶解,过滤,残渣弃去,滤液用石油醚萃取3次。MeOH层减压至小体积后加入H2O,使MeOH浓度约为30%,过滤,滤液得样品A(66g),滤渣为样品B(2700g)。将样品A经Diaion树脂柱色谱,用H2O洗脱除去寡糖,再用MeOH洗脱,回收MeOH后样品经SephadexLH-20色谱,以50%MeOH为洗脱剂,得馏份I至IX。馏分I用MCIgel柱色谱,分别以H2O及10%,20%,30%,40%,50%MeOH各500mL洗脱,所得的第6馏分以50%MeOH为洗脱剂用SephadexLH-20色谱纯化得剑叶血竭素(145mg)。
主要参考资料
[1] 剑叶血竭素国产血竭中一个新的二聚查耳酮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剑叶血竭素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