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 新闻专题 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制备方法

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制备方法

发布日期:2020/10/18 17:56:53

背景及概述[1]

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最常见而且数量较多的一种细胞,位于胶原纤维近旁并依附于其上。此细胞的形态结构可随其功能状态的不同而改变。在功能活动旺盛时,成纤维细胞的胞体较大,呈扁平星形,有突起。胞核呈卵圆形,核染色质较少,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较多,弱硷性,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蛋白体、高尔基复合体以及微丝和微管等结构,表明此种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多糖蛋白,形成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和基质的作用。在相对静止或功能活动不活跃时的细胞,称为纤维细胞。这种细胞比成纤维细胞小,轮廓不甚清楚,多呈梭形。胞质少,弱嗜酸性,其中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其它细胞器均不发达。这表明纤维细胞是功能活动不活跃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如创伤修复,结缔组织再生时,纤维细胞可转化为功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积极参与合成和分泌蛋白质,形成纤维和基质。

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分离自正常大鼠肺动脉组织,呈突起的纺锤形或星形的扁平分布。该细胞在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维持血管内外和凝血和纤溶的的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均来自新鲜组织。细胞的培养采用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培养试剂盒来优化目的细胞生长条件,以降低杂细胞的污染,同时保证质量的稳定。在公司技术部标准的操作流程下,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可以保持原代细胞的分化状态,进而可以用于评估体外药物模型系统和调节特定基因的遗传功能。

制备[2]

有研究探究氯化钴对于原代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PAF)的增殖、迁移、表型转化作用的影响。分离培养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利用氯化钴刺激PAF细胞,并通过MTT、细胞划痕、Transwell、表型转化标志蛋白测定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研究氯化钴对PAF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氯化钴可以抑制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P<0.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提示较高氯化钴(200μmol·L-1)处理PAF细胞后可以抑制细胞迁移。随浓度增加,氯化钴可以抑制PAF的P110α、p-Akt蛋白表达。结论:氯化钴对于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化特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可能与氯化钴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主要参考资料

[1] 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

[2] 氯化钴对原代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分享 免责申明

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生产厂家及价格列表

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

¥2961

上海博尔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4/06/05

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

¥2680

上海沪震实业有限公司

2024/06/05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