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苯砜在皮肤科有哪些应用?
发布日期:2024/3/5 9:36:47
氨苯砜(DDS)的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能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使核酸合成受阻,细菌生长繁殖被阻止,有类似于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
抗菌作用
1.麻风
20世纪40年代印度学者Cochrane和Muir及尼日利亚学者Dove和Davey首次将DDS用于麻风的治疗,此后DDS被作为治疗麻风的唯一药物。为预防耐药的发生,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DDS、利福平、氯法齐明联合用于麻风患者的治疗。口服100 mg DDS达到的血药浓度为抑制麻风分枝杆菌所需的最小抑菌浓度的500~600倍。
2.其他感染性疾病
DDS还可用于一些不太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足菌肿(放线菌、诺卡菌感染)、鼻孢子菌病(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DDS 可用于预防术后复发)、皮肤利什曼病以及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治疗。其中艾滋病患者服用DDS预防和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临床应用较多,与DDS长期用药相对较好的安全性有关。
抗炎作用
基于DDS的药理机制和代谢分布特性,临床探索尝试了皮肤病理和发病机制中涉及PMN(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疾病过程,包括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寻常痤疮、特殊类型的银屑病、皮肤血管炎等,较多病例报道、临床研究证明了 DDS 在上述类型皮肤病治疗中的良好疗效。
1.寻常痤疮
中性粒细胞参与了皮损炎症的早期启动和持续加重过程,口服DDS可以在中性粒细胞环节抑制炎症过程,在减少多西环素、米诺环素耐药方面具有特别优势,一些重症痤疮也可以考虑DDS和四环素类联合用药加强疗效;DDS凝胶外用给药对于皮损部位中性粒细胞直接起效抑制,避免了全身用药且不诱发超敏反应、溶血等副作用。
2.荨麻疹
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促进组胺释放和荨麻疹发作,DDS有抑制上述发病过程的作用,被应用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辅助治疗。有报道DDS可作为二线辅助用药治疗难治性荨麻疹,显示出较好的辅助疗效。
3.银屑病
中性粒细胞广泛参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过程,在银屑病病理变化中可以表现为Munro微脓肿、Kogoj微脓肿;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掌跖脓疱病、反向性银屑病、生殖器部位银屑病等因其用药选择的特殊性,较多报道DSS治疗有效。
4.自身免疫性大疱病
DDS是疱疹样皮炎、IgA天疱疮及线状 IgA大疱性皮病治疗的一线药物,PMN参与了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DDS具有抑制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血管黏附、趋化、迁移和脱颗粒,抑制PMN(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介质产生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刺激作用。由于广泛的炎症抑制作用,DDS对部分自身免疫性大疱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5.肉芽肿型玫瑰痤疮
酒渣鼻和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lupus miliaris disseminatus faciei, LMDF)都属于肉芽肿性玫瑰痤疮。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肉芽肿性病理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这些细胞属于PMN和PBMCs来源,DDS对其有抑制效果。局部外用7.5% DDS 凝胶可以治疗丘疹脓疱型酒渣鼻,口服DDS治疗鼻赘型玫瑰痤疮、LMDF效果明显。
6.嗜中性皮病
Sweet综合征和坏疽性脓皮病都是中性粒细胞驱动的皮肤病理过程,激素治疗有效。为了减少激素用量、缩短激素疗程和减少激素副作用,联合DDS用于治疗嗜中性皮病效果较好。
7.嗜酸性皮病
Wells综合征病理变化过程涉及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DDS对此过程具有明显抑制效应,临床报告治疗有效。
8.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且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研究报告泼尼松、雷公藤、DDS、反应停联合治疗泛发性扁平苔藓效果明显。
9.皮肤血管炎
血管炎临床病理过程见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其浸润细胞可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及组织细胞等。DDS在这些PMN、PBMCs中代谢转化为具备药理活性的DDS-NOH,同时对炎症部位PMN、PBMCs起到抑制效果,减轻局部血管炎症反应。研究报道DDS可用于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荨麻疹性血管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等的治疗,其中持久性隆起性红斑、IgA血管炎因为中性粒细胞参与病理变化过程,疗效较好。
小结
自1937年DDS被首次发现具有抗微生物感染的效应后,DDS因其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的效应而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DDS常被用于治疗一些严重或难治性的皮肤病,大量的病例报告、临床研究等也证实DDS具有良好的效应。但氨苯砜因其作用机制等研究相对较少,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较多,因此对于DDS的疗效仍存在争议,需要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