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啶虫胺的一种合成方法
发布日期:2023/12/8 8:46:06
背景技术
烯啶虫胺是由日本武田公司1989年开发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与其它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对害虫的突触受体具有神经阻断作用,在自发放电后扩大隔膜位差,并最后使突触隔膜刺激下降,结果导致神经的轴突触隔膜电位通道刺激殆失,具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以及低毒、高效、残效期长等特点,对各种蚜虫、粉虱、水稻叶蝉和蓟马有优异防效,对用传统杀虫剂防治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也有良好的活性,可有效防治多种刺吸口器类害虫,与某些害虫己产生抗药性的农药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沙蚕毒类农药混配后具有增效和杀虫杀螨效果。适宜的作物为水稻、蔬菜、 果树和茶叶等,既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以进行土壤处理。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剂型有GR、SP等。与本品混配的农药有杀螟丹、有效霉素、肟菌酯、虱螨脲、氟虫腈。使用剂量:根据作物、虫害及使用方法的不同为有效成分15~400g/hm2。该产品于1995年在日本获得登记。
烯啶虫胺的英文通用名为nitenpyram,商品名为Bcstguard,试验代号TI-304,化学名称(E)-N-(6-氯-3-吡啶甲基)-N-乙基-N'-甲基-2-硝基亚乙烯基二胺。目前,国内烯啶虫胺市场业已发展起来,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绩溪徽煌化工有限公司都有烯啶虫胺原药供应,原药规格为95%和98%。
合成方法
1、N-(6-氯-3-吡啶基甲基)-N-乙胺的合成
将40g乙胺水溶液(65%左右)投入装有搅拌和水浴的250mL四口烧瓶中,搅拌均匀后冰水浴至5℃,然后将25g二氯化物缓慢滴加到反应液里,滴毕后缓慢升温至50℃,保温3~4h,保温结束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油层水洗干燥后蒸去作为反应溶剂的甲苯,得到约26g黄色油状液体,即为中间体N-(6-氯-3-吡啶基甲基)-N-乙胺。经气相色谱仪测定,其定性归一可达99%,含量以95%计,其单步收率在90%以上。
2、1,1-二氯-2-硝基乙烯的合成
将36%浓盐酸和68%浓硝酸投入装有搅拌和水浴的250mL四口烧瓶中,搅拌均匀后水浴至室温,然后滴加50g偏二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浓盐酸、浓硝酸的反应摩尔比为1:1.3:1.3,滴毕后室温保温3h,反应结束后静置,得64g绿色油状物,再以5%的液碱处理,得60g黄色油状液体,即为1,1-二氯-2-硝基乙烯。经气相色谱仪分析可知,含量约80%,该步收率为66%。
3、烯啶虫胺的合成
以二氯甲烷做溶剂,将15g1,1-二氯-2-硝基乙烯投入反应瓶中,搅拌均匀后先后滴入10gN-(6-氯-3-吡啶基甲基)-N-乙胺和30g甲胺水溶液(40%),两步均以室温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油层水洗干燥后蒸去二氯甲烷,浓缩液经醋酸乙酯重结晶,得11.5g淡黄色粉末,m.p.83~84℃。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微机熔点仪分析,可以确认是目标化合物烯啶虫胺,含量为97%,以2-氯-5-氯甲基吡啶计,反应总收率达72%。
参考文献
[1]陶玉成,周华栋. 烯啶虫胺合成方法的研究[J]. 现代农药,2010,9(3):23-24,27. DOI:10.3969/j.issn.1671-5284.2010.03.006.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烯啶虫胺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