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3/11/30 9:52:30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英文名称: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简称CTAB,其是一种具有长链烃基的季铵盐,是主要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还可以用于纳米粒子的合成、DNA的提取、杀菌剂与家庭用品。
性状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是白色微晶形粉末,有吸湿性,在酸性溶液中稳定;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微溶于丙酮,几乎不溶于乙醚和苯。应用
作为表面活性剂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结构中较长的烃基链使它和疏水性的分子或表面有较强的吸引作用,而其中的季铵盐阳离子又具有亲水性,这种双亲结构使它成为常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一。它有助于水在油中形成微乳液,而在它自己的水溶液中,它会形成疏水段在内,亲水端朝外的胶束,在303K(30 °C)的环境下,所形成胶束中的CTAB分子聚集数为75到120,具体数值取决于溶液的形成过程,离解度为0.2到0.1。
CTAB与金的纳米晶体存在着强烈的吸引,同时可以阻止金的纳米晶体在长轴方向上的生长,将其局限于沿短轴生长。此外其还可以双电子层结构,提高金纳米粒子体系的稳定性,阻止发生聚沉,故广泛用于金的纳米粒子(包括纳米球,纳米棒和纳米双棱锥等)的合成。
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里,CTAB与蛋白质和大多数酸性多聚糖以外的多聚糖形成复合物,只是不能沉淀核酸。因此,CTAB的缓冲液可以用于从大量产生多糖的有机体如植物中制备纯化DNA,该方法较简便,获得的DNA量也较高。
CTAB中的十六烷基三甲铵离子有杀死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所以常和与它结构相同的化合物如氯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等混合用作杀菌剂,也被用于很多家用产品,比如洗发水和化妆品中。
作为吸附剂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核桃壳吸附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备而得:
步骤一,制备核桃壳粉末:
将核桃去瓤留壳,并去掉内侧的果皮和种皮,将核桃壳用开水煮沸120min,除去剩余的瓤以及果皮;用去离子水浸泡7 天,每日更换,以去除黏着的灰尘和残留的果肉;一周后于105℃下烘干24h,经植物样品粉碎机粉碎后过筛取粒径为65~75μm的粉末,装入广口瓶中备用;
步骤二,制备改性液:
(1)改性液A的制备:在65℃下,将2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质量分数为1% 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即为改性液A ;
(2)改性液B的制备:用盐酸调节异丙醇pH 值为3,所得溶液即为改性液B ;
(3)混合:搅拌下将改性液B 滴加至改性液A 中,改性液A 与改性液B 的体积比为4:1,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改性液;
步骤三,改性:
将步骤二所得改性液逐滴加入至步骤一制备的5g核桃壳粉末中,于75℃水浴加热并搅拌4小时,将反应液转移至超声波反应器中,温度设定45℃,超声30min,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核桃壳吸附剂粗品,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于65℃下烘至恒重,研磨过筛即得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核桃壳吸附剂成品。
参考文献
CN103464111B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