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普生肝损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发布日期:2022/9/30 14:43:16
药物简介
萘普生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广泛用于治疗轻中度疼痛和关节炎;它与临床上罕见的药物性肝损伤相关。
药物背景
萘普生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的丙酸类,类似于非诺洛芬、布洛芬、酮洛芬和奥沙普秦。非甾体抗炎药(如萘普生)的抗炎和镇痛特性是通过抑制组织环氧化酶(Cox-1和-2)介导的,这导致促炎前列腺素(炎症和疼痛途径中的重要介质)的减少。萘普生具有镇痛、解热和抗炎活性。它比其他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有更长的半衰期,使每天两次的治疗方案可行。萘普生于1976年在美国被批准按处方使用,并于1994年被批准在非处方药中使用。目前,每年使用的萘普生处方超过1000万张,这些数字并未涵盖大规模的非处方药销售。
萘普生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轻度至中度疼痛,包括创伤、肌腱炎、头痛、痛经和各种形式的关节炎,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和强直性脊柱炎。通用和非处方制剂可作为片剂、胶囊剂和口服混悬剂(12525022537550mg)以多种商业名称提供,包括:阿列夫、萘普生、萘普生、萘普生、萘普多尔、Neo-Prox、Nu-Naprox、Nycopren、Proxen、Synflex。也可提供抗组胺药的非处方组合。典型剂量为250至500毫克,每日两次口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一样,萘普生通常耐受性良好,但副作用包括头痛、头晕、嗜睡、消化不良、恶心、腹部不适、胃灼热、周围水肿和过敏反应。非甾体抗炎药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溃疡和出血、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肾功能不全、哮喘加重和过敏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剥脱性皮炎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
临床特点
长期服用萘普生(尤其是高剂量)的患者中,多达4%的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会升高。临床上明显的萘普生诱导的肝损伤非常罕见(每100000名使用者中约1-3名),但有令人信服的病例报告类似于急性肝炎,并在开始萘普生后1至6周内出现。发病时间可能长达12周,但长期使用后出现肝损伤的令人信服的例子尚未描述。血清酶升高的模式从肝细胞损伤到胆汁淤积性损伤不等。免疫过敏特征和自身抗体并不常见。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萘普生停止,恢复很快。萘普生引起的急性肝衰竭的罕见病例已经发表,但萘普生在这些病例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证明。关于肝毒性的综述经常提到,萘普生是最不可能引起严重肝损伤的非甾体抗炎药。
肝损机制
萘普生的肝毒性机制尚不清楚,但它是由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特异性损伤可能是由毒性代谢物引起的。非诺洛芬对肝损伤的交叉敏感性表明丙酸可能是造成肝损伤的原因。
管理
严重程度从血清转氨酶水平的短暂、无症状升高到伴有黄疸的肝炎,再到导致死亡或需要肝移植的暴发性肝衰竭。在大多数情况下,停药后可迅速完全康复。与其他丙酸衍生物(如非诺洛芬)的交叉反应已被报道,因此在患者改用替代NSAID或止痛剂时应予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