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 K3
发布日期:2019/11/2 13:16:10
维生素K3又称甲萘酯,常温下亮黄色晶体,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熔点105~107℃。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苯、四氯化碳和植物油等。遇光或铁质分解变质。是防治缺乏凝血酶原症的特效药,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凝固。可由β-甲基萘在冰醋酸中用铬酐氧化成甲萘醌,然后与亚硫酸氢钠生成加成物使用。
。
维生素K是一组甲基萘酯的衍生物,并具有抗出血作用的维生素,不同来源获得的维生素K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天然维生素K在碳-3位处有一较长的侧链,被命名为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维生素K1又名叶绿醌,多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可从苜蓿中提取得到,现已人工合成; 维生素 K2又名甲基萘醌,由细菌合成。人工合成的亚硫酸氢钠甲萘酯(维生素K3,甲萘醌,menaphtone sodium bisulfite)和二乙酰甲萘醌(维生素K4,acetomenaphthone)因其肝脏、毒性等副作用较多,在某些国家已不作药用或仅用于合成维生素K1的原料及饲料添加剂等。
维生素K1为黄色至橙色透明粘稠液体,维生素K2为黄色晶体或油状液体,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植物油中,不溶于水。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水。维生素K对热稳定,但易被光和碱破坏,贮存时需避光。
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Ⅱ)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他凝血因子Ⅵ、Ⅸ、 X等蛋白质在肝内的合成也必需有维生素K 参与,维生素K缺乏血液凝固时间延长,严重时可发生出血。
维生素K在食物中分布很广,人类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又能合成维生素K,所以一般不会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但当胆道梗阻、腹泻等疾病引起的脂肪吸收不良,或因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抑制了肠道细菌的生长时,也可能引起维生素K缺乏。因此维生素K类可用于防治凝血酶原过低症,维生素K缺乏症,新生儿自然出血症以及某些药物所致的出血症等。
维生素K1的制法:由乙酰甲萘酯水解为2-甲基-1,4-萘二酚醋酸酯后,与植醇缩合,缩合物再经水解去乙酰基、氧化即得。维生素K2可从腐败鱼粉提得。
维生素K3的制法: 由甲基萘经铬酐氧化为甲萘醌后,再与亚硫酸氢钠加成即得。
维生素K1止血作用强,较其他VK类药物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所以常用维生素K1作止血药。
【作用与用途】
维生素K在肝脏中作为某些酶的辅基,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从而起到止血作用。临床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低凝血酶原血症、新生儿或早产儿出血症、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胆瘘管手术前、药物(如双香豆素类)所致的自发性出血以及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继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维生素K3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治疗胆绞痛、肠绞痛和肾绞痛等。
维生素K的作用是在肝内控制凝血酶原的合成,并能促进某些血浆凝血因子在肝中的合成。对它的作用机理还不太清楚,一般认为肝细胞中有一种酶需要有维生素K作辅酶才能合成凝血酶原。维生素K分布于体内各个器官,在心脏中的浓度较高,这对细胞呼吸和氧化磷酸化有利。人体一般不缺乏维生素K,食物中已有足够的含量。还能由肠道内的细菌合成,并可被吸收利用。但长期服用肠道杀菌剂时,肠内细菌合成维生素K的量减少,会造成维生素K缺乏。这时,凝血时间延长,皮下、肌肉及胃肠道内常有出血现象发生,须补充维生素K来冶疗,但医治因肝炎引起的出血时,效果较差,肝硬化出血时服用维生素K无效。肝胆汁性疾患及术前预防出血可用维生素K。
【用法与用量】
维生素K1:肌注或静注,每次10 mg,每日1~2次或视病情而定。小儿剂量同成人。
维生素K3:口服,每次4 mg,每日3次。肌注,每次4 mg,每日2~3次;解痉时每次8 mg。
维生素K4:口服,每次4 mg,每日3次。小儿每次2~4 mg,每日3次。
维生素K用于有出血倾向的肝脏疾病,对中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黄色肝萎缩、阻塞性黄疸等肝胆病有较好效果。常用维生素K1 20mg,每日1~2次肌注。或每次30mg,稀释后缓慢静注,注射速度限制在2.5mg/min。维生素K2,每次4~8mg,每日2~3次肌注。
【不良反应】
维生素K毒性极小。维生素K1和K3,特别是K3静注过速时可引起面部潮红、出汗、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血压急剧下降而死亡;维生素K3和K4用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先天性缺陷者,可引起溶血反应;新生儿用量过大可引起溶血反应,使胆红素增高而发生核黄疸。
维生素K毒性较低。维生素K1静脉注射过速,可出现面部潮红、出汗、胸闷等症状。维生素K3对新生儿可诱发高胆红素血症和黄疸。严重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注意事项】
1.维生素K1静注速度不能超过5 mg/min,静滴时应遮光。
2.肌注局部疼痛,出现硬结。
3.缺乏G-6PD的特异性患者使用维生素K3可诱发溶血。
【缺乏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维生素K缺乏最常见的症状是出血。主要是因为不能生成正常量的必需凝血因子,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我们对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已提高了很多: 胎盘转运维生素K量少,初生时储存量低,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相对较低 (约为2μg/ L),新生儿肠道呈无菌状态阻碍了利用维生素K,肝脏还不能合成正常量凝血因子,均易造成维生素K缺乏而致出血。新生儿出血性疾病 (HDN) 常分为三类: 早期、传统型和晚期。早期HDN发生在出生后0~2h。其常见出血部位是头部血肿及肠内 (产生新生儿黑粪症)、生殖器周围; 传统型HDN发生在出生后第1~7d,出血常在胃肠道、皮肤、鼻或来自于包皮环切术。晚期HDN发生的高峰是从第3天到第6周,表现为间歇性出血,近50%的原因是因为颅内出血 (这在传统型HDN中很少); 晚期HDN可能发生于2~ 12周之间,且也常影响到皮肤和胃肠道。在成人,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肝病、阻塞性黄疸、接受抗凝治疗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和使用某种头孢类抗生素,例如噻吗氧 (moxalactam disodium)。
因限制饮食和不充分的全肠外营养而致维生素K缺乏的病例很少。大剂量摄取维生素E也可能会引发维生素K的缺乏。此外,胆道梗阻、吸收不良综合征、口炎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回肠炎、蛔虫感染和短肠综合征,均会造成维生素K缺乏,补充后常有良好反应。
由于维生素K在食物中分布很广,人类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又能合成维生素K,并被吸收利用,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但当消化道有病时,如腹泻、自发性脂肪痢引起的脂肪吸收不良等情况下,可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
此外,还有些药物能引起维生素K缺乏: 如广谱抗生素可以抑制肠道中制造维生素K的菌群,从而减少或停止了维生素K的产生。矿物油如液体石蜡可以将维生素K溶解后从大便中排出。消胆胺可与维生素K形成络合物而排出。抗惊厥药如苯妥英钠等可加速维生素K的破坏。双香豆素类的衍生物的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可以竞争性地与钙结合形成不能凝血的凝血因子。而双香豆素已作为常规抗凝治疗药物。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对抗维生素K而抗凝血。
作为新生儿出血病的预防,可肌注0.5~1.0mg维生素K1。吸收或利用不良而引起的出血病,口服合成维生素K,或肌注1~5mg维生素K1。当抗凝治疗造成出血性疾病后,肌注或静脉缓慢滴注10mg维生素K1,3小时后要测定凝血酶原水平,然后再确定给药剂量。
【预防和治疗疾病】
维生素K通过骨钙素,有助于新骨形成,这使得研究人员寻找它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骨质疏松患者血中的维生素 K水平较正常人低。在一项71例停经后骨密度较低的妇女的研究中发现,她们血浆维生素K1水平较正常骨密度者低。最近一项包括12 700名志愿者的研究表明,较多地摄取维生素K能显著降低髋骨骨折的发生。研究发现每天食用莴苣妇女的髋骨骨折发生率是每周食用者的55%。还有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K能降低尿中钙的丢失。
总之多项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K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另外,维生素K还被建议用来作为月经过多和恶心的治疗。国内有人用肌注维生素K治疗儿童百日咳、痉咳,有一定的疗效。此外,有人用维生素K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改善肺部微循环,获得较好的效果。
【安全问题】
尚未见日常食品和营养素补充剂中的维生素K引起毒副反应的报告。每日服用维生素K130mg是安全的,婴儿服用维生素K2可能伴有溶血性贫血和肝中毒。目前用维生素K1来预防新生儿出血性疾病。食物来源的维生素K2毒性很低,动物摄入量相当于每日需要量的1000倍,也未见不良反应。
【相互作用】
(1) 华法令 (抗凝血药),除了医嘱,不要服用维生素K补充剂或摄入含维生素K量高的食物。
(2) 头孢类和其他抗菌素,需要补充更多维生素K。
(3) 抗惊厥药物 (双苯丙脲,抗痉挛量的苯巴比妥),孕妇需要更多维生素K以保护胎儿。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Andy编辑整理。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甲萘醌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