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视黄醇,补骨脂酚的路还有多远?
发布日期:2021/12/22 14:02:07
英敏特全球新产品数据库(GNPD)在两年前预测:补骨脂酚将强势进入以植物精华配方产品为代表的主流护肤产品。
补骨脂酚是一种从补骨脂属植物中提取的单萜。
它在部分亚洲国家的传统医学,尤其是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中广泛用于治疗各类疾病。
在含补骨脂酚美容产品的营销中,其往往被暗示与视黄醇类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皮肤学助理教授 Mary Sheu MD 表示:尽管在化妆品中用途相近,但补骨脂酚在分子结构上与视黄醇完全不同。
视黄醇是人体从动物产品中吸收的维生素 A 的主要形式之一。这意味着非处方视黄醇产品可能来自于动物,而补骨脂酚产品并非如此。但是作为一种新药物,目前临床上关于其疗效和副作用的研究不多。但作为一种新兴护肤成分,尤其在清洁护肤盛行的当下,各大品牌竞相发掘下一种天然、安全、有效关键成分,补骨脂酚市场前景广阔。
最近的两项临床研究
最近的两项临床研究得到了补骨脂酚及其与视黄醇对比的抗衰老功效数据。
项研究于2014年发表在《国际化妆品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上,研究人员使用人造皮肤和胶原蛋白细胞来测试补骨脂酚的抗衰老功效。结果表明,在人造皮肤和无实体细胞中,补骨脂酚影响基因表达和调节胶原的特性与视黄醇非常相似。为了解补骨脂酚在生活中的表现,他们要求16名参与者在12周内,每天两次使用0.5%的补骨脂酚产品。与未使用相比,参与者包括皮肤细纹和皱纹、粗糙、干燥和弹性在内的每一项指标都有所改善。此外,参与者没有出现视黄醇的常见副作用,如刺激、干燥和脱皮。
2018年,英国皮肤病学会(British Academy of Dermatology)发表了更近一步的临床研究。在一项为期12周的双盲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对比了补骨脂酚与视黄醇的功效。在此研究中,44名参与者每日两次使用0.5%补骨脂酚产品或每日一次使用0.5%视黄醇产品,并由皮肤科医生评估其皮肤状况。相比实验前,两组被试的色素沉着、皱纹和皮肤发红状况都有所改善且二者的效果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这表明每天两次使用补骨脂酚的效果与每天一次使用视黄醇的效果相同。但同时,补骨脂酚组与视黄醇组相比,报告的皮肤屑和脱皮现象较少。另有研究着眼于结合补骨脂酚与其他抗衰老成分(如抗氧化剂),但只有这两项临床研究提供了补骨脂酚作为一种单独的成分也是唯一的数据。
综上所述,这些研究表明补骨脂酚的功效可能与视黄醇相当,而且可能更温和一些。
此外,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助理教授、皮肤科医生奥尔加·布尼莫维奇表示:目前我们只知道补骨脂酚与视黄醇的关系,而不了解它与其他类维生素A如维甲酸的关系。
去年,皮肤科医生佐伊·德雷洛斯针对敏感性皮肤进行了天然补骨脂酚抗衰老保湿剂的临床评估。研究表明,以补骨脂酚为基础的抗衰老保湿剂对敏感性皮肤的个人耐受性良好且效果显著。
作为植物源视黄醇替代品
需重点研究浓度、配方应用及作用机制
皮肤学家们对延缓皮肤衰老的可行方法已有共识。
耶鲁大学皮肤科临床副教授、皮肤科医生莫娜·戈哈拉说:“视黄醇是我们的圣杯。”她说,“视黄醇是维生素A的一种衍生物,它以增加胶原蛋白合成和减少胶原蛋白分解著称。可惜,它也有副作用,比如脱皮、皮肤干燥或发红。它被FDA列为C类药物,对孕妇而言,其有潜在的风险。”
补骨脂酚作为源自植物的视黄醇替代品,在护肤界越来越受欢迎。戈哈拉说:“它既拥有维生素A的效果,又没有副作用。临床上它不仅可与视黄醇相媲美,而且没有任何刺激性,补骨脂酚对大多数皮肤类型是安全的。”此外,与视黄醇不同,视黄醇会在阳光下分解,而补骨脂酚可以在白天使用,这对Herbivore Botanicals和Beautycounter等品牌的新产品来说是一种优势。
补骨脂酚作为外用药物直到2007年才次商用,当时它被Sytheon有限公司命名为Sytenol A引入市场。虽然早期的研究表明了补骨脂酚的应用前景,但当下大部分皮肤科医生还在坚持使用类维生素A,因为数十项研究已证明其效果。正如戈哈拉所说,女性想要选择,特别是皮肤敏感的女性和孕妇,现在她们有了选择,补骨脂酚在怀孕或哺乳期间使用是安全的。
结 论
补骨脂酚与视黄醇在结构上没有相似之处,但它作为比视黄醇耐受性更好的替代品,正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抗光老化选择。但与果酸和抗坏血酸等许多标准护肤成分相比,目前证据略显苍白。临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扩大研究人群提供了必要条件,未来还需重点研究补骨脂酚的浓度、配方应用及作用机制。
参考资料:
1. Is bakuchiol really effective. SELF, Newton A. A. September 23, 2019.
2. Dr. Zoe Draelos et al, J. Drugs Dermato. 2020:19(12):1181-1183. Doi:10.36849/JDD.2020.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