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磺巯嘌呤钠 新闻专题 磺巯嘌呤钠的作用与用途

磺巯嘌呤钠的作用与用途

发布日期:2020/10/25 9:01:40

作用与用途

磺巯嘌呤钠是我国创制的一种巯嘌呤的水溶性衍生物,在体内转变成琉嘌呤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是一种抗核酸代谢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与巯嘌呤相似、本品主要用于急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白血病,它对绒毛膜上皮癌和恶性葡萄胎、急性白血病和头颈部肿瘤等均有良好疗效。鞘内注射对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的脊椎转移或白血病浸润至脑部者有一定疗效。对上颌窦癌、鼻咽癌等头颈部癌有较好疗效。对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及更生霉素耐药的肿瘤也有效。

制剂与规格

粉针剂:200mg、400mg。

药理作用【1】 

磺巯嘌呤钠为嘌呤类拮抗剂,对核酸合成有抑制作用。磺巯嘌呤钠在体内转变成6-巯基嘌呤核苷酸,可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转变成腺嘌呤核苷酸,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转变成黄嘌呤核苷酸,磺巯嘌呤钠也抑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合成,且反馈抑制嘌呤前身物5-磷酸核糖胺的形成。本品对增殖细胞各期均有杀伤作用。由于本药在酸性环境和遇巯基化合物时易分解成6-MP,而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pH值低,巯基化合物含量较高,故可能对肿瘤组织有一定的选择性作用。本药抗瘤谱广,毒性小、显效快,并可注射给药

药代动力学【2】

口服吸收良好。静注后,迅速分布到各组织中,部分在肝内经黄嘌呤氧化酶催化为无效的硫尿酸(6一thiourie acid),与原型物一起由尿排出。在24~48 h内,有60%自尿中排出,小量分布肝、肾和脾脏。静脉注射半衰期为90min。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allopurind)可以延缓磺巯嘌呤钠的代谢,并提高其作用2至4倍。

合成【3】

硫脲在乙醇钠存在下,与氰乙酸乙酯缩合得2一巯基一4一氨基一6一羟基嘧啶;亚硝化得2一巯基一4一氨基一5一亚硝基-6-羟基嘧啶;再在碱性中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得2一巯基4,5~二氨基一6一羟基嘧啶(噩);在碳酸钠溶液中以活性镍催化脱硫得4,5一二氨基一6一羟基嘧啶;与甲酸缩合得次黄嘌呤;最后在吡啶中以五硫化磷硫化为6一巯基嘌呤。在磷酸盐缓冲液中(pH7.6),利用巯基易氧化性,以碘氧化6一MP为二硫化物;再与亚硫酸钠作用,分解生成本品和一分子6一MP。

用法与用量【4】

1. 静脉给药:

磺巯嘌呤钠治疗白血病,每日4~5mg/kg,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注射或滴注,10~14d为1个疗程。

磺巯嘌呤钠治疗绒毛膜上皮癌或恶性葡萄胎,每日8~10rag/kg,10d为1个疗程。

2. 肌内注射:每次200mg,溶于0.24%稀醋酸液2ml中,隔1~2日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

不良反应

1.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2.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和口腔炎,停药后可恢复。

3.妊娠初3个月内应用可致胎儿死亡或畸形。

4.老年患者,肝、肾功能轻度不全的患者应适当调整剂量。

5.有胆道疾患、出血倾向、痛风病史、急性感染患者均应慎用。

注意事项【5】【6】

1.磺巯嘌呤钠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2.肝功能不全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应适当减量

3.胃肠道反应可见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症;

4.骨髓抑制表现为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但较巯嘌呤缓和;

5.有肝功能损伤者可出现黄疸;

6.敏感患者可有血尿酸过高,尿酸结晶及肾功能障碍。

7.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检查周围血象及肝、肾功能,以便调整用药剂量,对毒性反应严重者应及时停药并处理。

8.有肝或肾功能不良、胆道疾患、痛风病史、尿酸盐肾结石病史、4~6周内已接受过化疗药物或放疗者应慎用。

9.本品现用现配,不宜放置待用。

药物相互作用

磺巯嘌呤钠与氯霉素、磺胺药物、氨基比林同用,使骨髓抑制加重。

禁忌证

有骨髓抑制的患者禁用。

参考文献

[1] 刘锡钧主编,实用药物指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49页

[2] 刘贺之  龙卿  宋殿坤主编,实用处方及非处方药物大全,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673页。

[3] 李正化主编,药物化学  (供药学专业用)  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第331页

[4] 张建平  彭超英主编,神经科药物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06月第1版,第460页

[5] 张建平  胡晓霞主编,口腔科药物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06月第1版,第173页

[6] 魏太星,魏经汉主编,医生专用药物手册,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1,第361页

分享 免责申明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磺巯嘌呤钠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