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总黄酮的药理作用
发布日期:2020/10/26 11:48:35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的干燥根。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素、大豆苷等。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葛根总黄酮及其单体成分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临床方面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应用。本文对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新进展综述如下。
药理作用
松弛血管平滑肌作用:
刘赛等 采用去甲肾上腺素(NA)和高钾Krebs液引发离体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加入葛根总黄酮4g/L后可使高钾和NA 引起收缩的血管条明显松弛(P均<0.01),肌张力分别降低了43 士12 和58 士15 ,给葛根总黄酮2g/L可使NA 的量一效曲线呈非平行性右移,并抑制NA 收缩血管的效应,提示葛根总黄酮对高钾和NA 引起的血管痉挛有明显的松弛作用。
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禹志领等0’将SD 大鼠分为反复脑缺血组,反复脑缺血给药组(手术前分别口服不同剂量500、1000mg/kg的葛根总黄酮,连续7天),结果显示,与反复脑缺血组相比,葛根总黄酮500、1000mg/kg能显著对抗反复性脑缺血脑组织含水量、Ca。+及丙二醛的含量升高(P<O.05,P<0.01),抑制Ca2+_ATPas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降低(P <0.01)。另外,作者给小鼠分别I=I服不同剂量500、1000mg/kg的葛根总黄酮,连续7天,结果,小鼠断头后的呼吸持续时间比不给药组的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提示葛根总黄酮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抗啤酒中枢抑制作用:
王庆瑞等采用啤酒造成小鼠中枢抑制,再分别灌胃0.05、0.10及0.2Sg/kg剂量的葛根总黄酮,结果发现,与单用啤酒组相比,小鼠对啤酒的耐受量明显提高,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 0.01),小鼠体内乙醇含量明显降低(P<0.01)。提示葛根总黄酮具有较强的对抗啤酒所致的1941中枢抑制作用。
抗肿瘤作用:
赵迎社等采用Ames试验对苯并(a)芘所致的诱变性进行了抗诱变试验,发现苯并(a)芘诱发回变菌落数平均为90.67个/皿(按100计算作为阳性对照组);而试验组葛根总黄酮2mg使TA98菌落数平均下降49.6 ,提示葛根总黄酮具有抗诱变效应。王庆端等“给怀孕小鼠灌胃乙酰水杨酸250mg/kg,每日一次,连用7天,胎仔畸形率达65.3 ;与葛根总黄酮大(25g/kg)、小(10g/kg)剂量合用后,畸形率明显降低(P< 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提示葛根总黄酮有抗致畸作用。杨文献等订采用NSAR诱发小鼠前胃癌的动物模型,研究了葛根总黄酮阻断癌变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NSAR诱癌组前胃癌发生率为50 ,而合用葛根总黄酮4g/kg、2g/kg剂量后,癌发生率分别依次为20.58 、18.18 ,比NSAR 组依次下降29.42 oA(P< 0.01)、31.82 (P < 0.01),表明葛根总黄酮具有抗致癌作用。
诱导P450作用:
王庆端等利用健康Wistar大鼠及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肝匀浆的S9部分测定P450含量。动物灌胃葛根总黄酮1.25g/kg、0.5g/kg,每天一次,连用5天,结果发现葛根总黄酮的高(1.25g/kg·d)、低(0.5g/kg·d)剂量均有明显诱导P450的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450的含量明显增加(P< O.01,P<O.05),这对解释葛根总黄酮抗致突变、抗致畸、抗致癌作用的部分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雌激素样作用:
戚本明等将成年雌性大鼠去势后以葛根总黄酮治疗(300mg/kg,每天灌胃一次),并对动物鼻中隔粘膜进行光镜、电镜观察,抽血测定雌二醇水平。结果发现去势组行去势后3O天大鼠的鼻粘膜呈萎缩性改变,血清雌二醇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经葛根总黄酮300rng/kg治疗30天后,鼻粘膜可恢复正常形态结构,血清雌二醇水平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葛根总黄酮不但能恢复去势大鼠萎缩的鼻粘膜,且可恢复雌激素水平,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葛根总黄酮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