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天麻素片治疗眩晕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日期:2020/10/21 8:46:02
眩晕综合征,为头晕、目眩的总称,是一种症状,即机体对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障碍所产生的一种主观错觉。临床中以脑动脉硬化性眩晕及颈性眩晕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甚则扑倒,并可伴有颈项部僵硬疼痛不适、头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面色苍白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并且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症状严重者甚至会使患者产生消极抑郁的心理,对个人及社会均会产生不良影响,故应予以重视并积极治疗。目前临床中治疗方法较多,而笔者主要采用乙酰天麻素片治疗眩晕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搜集我院脑病四科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门诊患者中符合“眩晕综合征”诊断标准的116例患者,其中脑动脉硬化性眩晕51例,颈性眩晕43例,其它类型眩晕2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治疗组80例。两组眩晕症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见表1。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眩晕”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均有B超提示:颈动脉硬化并多发斑块形成。颈性眩晕患者诊断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并有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提示:脑血管血流速度减低。由此可推出“眩晕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之一即可。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商品名:西必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治疗,5mg/次,2次/日;治疗组:口服乙酰天麻素片(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048)治疗,2片/次,3次/日。两组均以服用6周为1疗程。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眩晕评定-DHI(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中文版):分级标准:0-30分为轻微障碍;31-60分为中等障碍;61~100分为严重障碍。
观察及疗效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眩晕症状改善情况及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分级。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眩晕症状完全消失,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分值下降55%-100%,工作、生活不受限制,随访1个月无复发;有效:眩晕症状减轻,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分值下降20%-54%,工作、生活部分受限,随访1个月发作1-2次;无效:眩晕症状较前无改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分值下降19%以下,工作、生活明显受限。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疗效分析: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69.4%,对比可见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治疗后,治疗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8.60±5.73)分少于对照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22.67±9.1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由此得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分值下降显著。
复发率分析:对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随访1个月,停1月药后复发率如表4。
两组患者均为停药1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7.8%,二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故乙酰天麻素片在临床中治疗眩晕综合征复发率更低。
安全性分析:此次临床观察中80例采用乙酰天麻素片治疗,治疗过程中有3例出现恶心、干呕、胃部不适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5%。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基本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继续用药。故此药在临床运用中安全性强,可放心使用。
讨 论
眩晕综合征是临床中常见的脑部疾病,若长期得不到治疗,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而脑动脉硬化症(CAS)主要是脑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在斑块形成过程中刺激血管壁发生痉挛,引起脑血流量下降,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脑的慢性缺血症状。颈性眩晕即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椎基底动脉血管收缩,后循坏供血不足所致,因此,在治疗中改善血液循环及缓解血管紧张具有重要作用。
乙酰天麻素片成品每片中含主要成份乙酰天麻素50毫克,而乙酰天麻素可对抗5-HT所致的脑基底动脉的收缩作用,缓解脑血管痉挛,并可增加脑血流量,由此缓解并减轻眩晕症状。其药理研究还发现,本品具有口服吸收快、代谢产物体内不易蓄积、服用后不影响白天工作及生活,临床中报道的副作用也很少见。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为选择性钙离子阻滞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脑血液循环,缓解眩晕症状,但其有催眠、镇静等作用,不适用于从事高空作业及驾驶人员服用。而乙酰天麻素系中药天麻中的镇静成分天麻素的同类衍生物,副作用小,应用更加广泛。
综上所述,在眩晕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乙酰天麻素片的应用安全且有效,治疗后复发率低,故应在眩晕综合征患者中予以推广应用。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第9卷第4期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乙酰天麻素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