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卡星的药理作用
发布日期:2020/4/14 8:26:22
背景及概述[1]
阿米卡星为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抗菌谱较广,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力;其硫酸盐已成为世界上临床常用的一线抗感染药,并在不断开发新的剂型和用途。硫酸阿米卡星适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等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与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敏感株)所致严重感染,如菌血症或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下呼吸道感染、骨关节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由于其对多数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稳定,故尤其适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耐药菌株所致的严重感染。阿米卡星,又名丁胺卡那霉素,分子量585。目前最常用的合成路线是硅烷基保护路线,如文献“丁胺卡那霉素的新合成方法”(作者:蒋忠良、王宇;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4,12(10),26-28)记载的主要工艺为:(1)以卡那霉素A(KMA)为原料经硅烷化对卡那霉素的11个氨基和羟基进行保护得到甲基硅烷基卡那霉素;(2)以γ-N-邻苯二甲酰亚胺基-α-羟基丁酸(PHBA)和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OP)为原料在二环已基碳化二亚胺(DCC)存在下制得活性酯化合物;(3)以甲基硅烷基卡那霉素与活性酯进行酰化(酯交换反应),再经酸解、肼解反应得到阿米卡星。
药理作用[2]
阿米卡星旧称丁胺卡那霉素,为卡那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对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乙酰转移酶、磷酸转移酶和核苷转移酶稳定,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奈替米星等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多数对本品敏感;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肠球菌、洋葱假单胞菌对本品多耐药。与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联合常有协同作用。适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呼吸道及肺部感染等。
药代动力学[3]
肌注75mg/kg后血药峰浓度可达18~25μg/mL。成人75mg/kg,30分钟静滴后,1.5小时血药峰浓度可达25μg/mL,8~12小时后浓度低于2μg/mL。因此,对于重症患者应一日给药3次,T1/2为1.8~2.5小时。本品较易渗入胸水、腹水,在脑脊液中不能达到有效浓度。用药后24小时内有94%~98%的药物在尿中以原形排泄,肾功能不足者排泄量显著减少。
适应证[3]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呼吸道、腹腔、软组织、骨和关节、烧伤、手术后感染及复发性尿路感染。
不良反应[3]
与链霉素相似,主要对肾脏和听力有损害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3]
1.本品与其他氨基糖苷类合用或先后连续局部或全身应用,可增加耳毒性、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作用。2.本品与神经肌肉阻断药合用可加重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导致肌肉软弱、呼吸抑制等症状。本品与卷曲霉素、顺铂、依他尼酸、呋塞米或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等合用,或先后连续局部或全身应用,可能增加耳毒性与肾毒性。3.本品与头孢噻吩或头孢唑林局部或全身合用可能增加肾毒性。本品不宜与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磺胺嘧啶和四环素等注射剂配伍,不在同一瓶中滴注。4.本品与多粘菌素类注射剂合用或先后连续局部或全身应用,可增加肾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5.其他肾毒性药物及耳毒性药物均不宜与本品合用或先后应用,以免加重肾毒性或耳毒性
注意事项[3]
1.交叉过敏,对一种氨基糖苷类过敏的患者可能对其他氨基糖苷也过敏。2.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进行下列检查:(1)尿常规和肾功能测定,以防止出现严重肾毒性反应。(2)听力检查或听电图检查,尤其注意高频听力损害,这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3.疗程中有条件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尤其新生儿、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每12小时给药7.5mg/kg者血药峰浓度应保持在15~30μg/ml,谷浓度5~10μg/ml;一日1次给药15mg/kg者血药峰浓度应维持在56~64μg/ml,谷浓度应为<1μg/ml。4.下列情况应慎用本品:(1)失水,可使血药浓度增高,易产生毒性反应。(2)第8对脑神经损害,因本品可导致前庭神经和听神经损害。(3)重症肌无力或帕金森病,因本病可引起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导致骨骼肌软弱。(4)肾功能损害者,因本品具有肾毒性。5.对诊断的干扰本品可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红素浓度及乳酸脱氢酶浓度的测定值增高;血钙、镁、钾、钠浓度的测定值可能降低。6.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混合时可导致相互失活。本品与上述抗生素联合应用时必须分瓶滴注。阿米卡星亦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7.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水份,以减少肾小管损害。8.配制静脉用药时,每50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或其他灭菌稀释液100~200ml。成人应在30~60分钟内缓慢滴注,婴儿患者稀释的液量相应减少。
用法与用量[3]
肌注或静注,成人每12小时0.2g,每日剂量不超过1.5g。小儿按体重每日7.5mg/kg,一日2次,应注意血药浓度监测
制剂与规格[3]
注射剂:2mL∶200mg。
制备[4]
一种环境友好的阿米卡星的合成方法,包括活性酯的合成、卡那霉素A硅烷化物的合成、酰化反应、水解反应和降解反应,合成方法具体为:
(1)以丙酮为溶剂,2(S)-2-羟基-4-氨甲酰基丁酸和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在N,N-二环己基碳二酰亚胺(DCC)存在下进行反应,得到含活性酯的反应液;
(2)将上述反应液过滤除去白色沉淀物(N,N'-二环己基脲DCU),将滤液加入到卡那霉素A硅烷化物的丙酮溶液中进行酰化反应;
(3)酰化反应结束后加入盐酸调pH=2.0-3.0,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加水稀释,进行水解反应;
(4)将料液降温至-20~-10℃,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次氯酸钠溶液进行降解反应,滴加过程中维持料液温度-20~-5℃,滴加完成后-20~-5℃反应0.5~5小时;反应结束后滴加硫酸调pH=4-5,降温至0-3℃析出固体硫酸钠,过滤;然后经CD180树脂纯化、浓缩及冻干得到固体阿米卡星。
主要参考资料
[1] CN201410427822.8一种阿米卡星的合成方法
[2] 常用新药精汇手册
[3] 口腔临床药物手册
[4] CN201510677676.9一种环境友好的阿米卡星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