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嗪酮的产品特点和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23/11/24 11:11:51
1、关于噻嗪酮
噻嗪酮又称为稻虱灵、扑虱灵等,起初是在噻二嗪的衍生物中发现的,最早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开发,并于1983年12月首次在日本登记,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获得登记。噻嗪酮属一种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昆虫的几丁质的合成,干扰昆虫正常的新陈代谢,阻碍昆虫新生表皮的形成,从而使若虫蜕皮畸形而缓慢死亡,具有对害虫选择性强、杀虫活性高、残效期长、毒性低、用量少等特点。
噻嗪酮具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常用于水稻和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可以用于防治柑橘、马铃薯、水稻、黄瓜、小麦、番茄等多种果实、瓜类上飞虱、叶蝉、粉虱、棉粉虱、稻褐飞虱、矢尖蚧、橘粉蚧、红圆蚧等同翅目害虫,对部分鞘翅目幼虫和幼螨具有持久灭杀活性。
2、产品特点
(1)噻嗪酮对害虫有很强的触杀作用,也具胃毒作用,对低龄若虫毒杀能力强,对3龄以上若虫毒杀能力显著下降,推荐剂量不能直接杀死成虫,但可缩短其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使卵无法正常孵化,即使孵化出幼虫也会很快死亡,从而可减少下一代的发生数量。噻嗪酮对作物有一定的渗透能力,能被作物叶片或叶鞘吸收,但不能被根系吸收传导。
(2)噻嗪酮是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选择性杀虫剂,对害虫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广泛适用于蔬菜、水稻、小麦、马铃薯、柑橘、棉花、茶树等,可有效防治水稻上的叶蝉科和飞虱科,马铃薯上的叶蝉科,柑橘、棉花和蔬菜上的粉虱科,柑橘上的蚧总科、盾蚧科和粉蚧科等各类害虫,对粉虱、飞虱、叶蝉及介壳虫有高效,但对小菜蛾、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无效。
(3)噻嗪酮药剂作用缓慢,宜在害虫发生初期、密度较低时用药。一般在施药后的3-5天,若虫蜕皮时才开始死亡,施药后7-10天死虫数达到高峰,一般直接控制虫期为15天左右,总有效期可达1个月左右。虫口密度高时,应与速效药剂混用。噻嗪酮与主流的新烟碱类杀虫剂、菊酯类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可以和吡虫啉、烯啶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毒死蜱、吡蚜酮等复配。
3、使用方法
(1)防治蔬菜白粉虱、烟粉虱等,可用2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茶树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瘿螨时,在茶叶非采摘期、害虫低龄期,可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均匀喷雾。
(2)防治水稻白背飞虱、褐飞虱等,可亩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80克,兑水60公斤均匀喷雾,在主要发生世代及其前一代的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盛发期,各喷药1次,重点喷洒植株中、下部。
(3)防治柑橘蚧壳虫、白粉虱等,可用25%噻嗪酮悬浮剂800-1200倍液,在矢尖蚧等蚧壳虫出蛰前或若虫发生初期,或白粉虱发生初盛期开始喷药,药液应喷洒均匀。
4、注意事项
(1)噻嗪酮不能与碱性药剂、强酸性药剂混用;不宜多次、连续、高剂量使用,一季最多使用2次,注意与不同杀虫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延缓害虫产生耐药性。
(2)噻嗪酮无内吸传导作用,喷药时一定要均匀周到;不可在白菜、萝卜上使用,容易出现褐色斑或绿叶白化等药害情况。
(3)噻嗪酮对家蚕和部分鱼类有毒,桑园、蚕室及周围禁用,使用时应避免药液污染河塘、湖泊等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