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喹啉酸的药害及补救措施
发布日期:2022/12/21 14:03:15
二氯喹啉酸的应用最为普遍,施药1次即能防除整个生育期稻田中的稗草,还可用于大豆、高粱、小麦和玉米等作物田以及草坪、休耕地,防治马唐、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及一些阔叶杂草。近年来,二氯喹啉酸因其用药剂量小、有效期长、施用适期宽等优点在亚洲、南美洲、北美洲以及欧洲稻区被广泛应用。
性质
二氯喹啉酸原药外观为淡黄白色晶体,熔点为274 ℃,密度为1.75 g/cm3,蒸汽压<1 × 10-7 mPa(20 ℃);溶解度(20 ℃,g/100 g溶剂):水0.006 4、丙酮0.2、乙醚0.1、乙酸乙酯0.1,几乎不溶于甲苯、乙腈、正辛醇、二氯甲烷、正乙烷;分配系数Kow(正辛醇/水):0.07(pH 7,20 ℃);酸性,pKa=4.34(20 ℃);对光、热较稳定,在pH值为3~9时不易水解,无腐蚀性。
用途
二氯喹啉酸属激素型的喹啉羧酸类除草剂,适用于水稻移栽田或秧田直播田;主要用于稻田防稗草。也可防治雨久花、田菁、水芹、鸭舌草、皂角。
使用注意事项
1.土壤中残留量较大,对后茬易产生药害,后茬可种水稻、玉米、高粱。
2.茄科(烟草、马铃薯、辣椒等)、伞形花科(胡萝卜、芹菜)、藜科(菠菜、甜菜)锦葵科、葫芦科(各种瓜类)、豆科、菊科、旋花科作物对该药敏感。
3.可与杀草丹、苄嘧磺隆、敌稗等混用。
药害
水稻叶色变暗、心叶卷曲主要是由二氯喹啉酸药害引起的;水稻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生长不良,出现大量黄根和黑根,根系活力下降,施药后进入水稻体内的二氯喹啉酸不能被及时降解,因而出现中毒症状。
毒性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 2 680mg/kg。
药害补救措施
水稻发生二氯喹啉酸药害后,受害轻时一般能自行恢复,适当增施肥料促长恢复。发生较重时,可用30毫克/升赤霉素加适量腐殖酸盐叶面喷施。也可以使用0.136%芸苔•吲乙•赤霉酸可湿性粉剂(碧护)喷施,解除水稻二氯喹啉酸药害有较好的效果,药害轻的田块每亩用药3克加水30公斤喷雾,5天左右秧苗即可基本恢复正常。药害较重的田块,在次施药后5-7天再喷1次药,也能收到良好的解害效果。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二氯喹啉酸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