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阿尼普酶 新闻专题 阿尼普酶说明书

阿尼普酶说明书

发布日期:2020/10/22 21:04:06

背景及概述[1][2]

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并出现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释放出心肌酶,使血中相关的酶活力增高,心电图有进行性改变。欧美国家发病率较我国高。我国年发病率为0.2~0.6‰,京津地区较南方为多,近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住院病历有增多趋势。

90%的心肌梗塞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少数由梅毒性主动脉炎、冠状动脉栓塞及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男女发病人数约为2~5:1,40岁以上占绝大多数。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晚10年左右。发病前常有明显诱因,如情绪波动、体力负荷过重、饱餐、高脂饮食、感染、手术、休克等,有时可在睡眠中发病。因为上述情况会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尚未充分建立,一旦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超过1小时便可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近年由于治疗手段的改进,心肌梗塞 (起病后8周时) 病死率由过去的30~40%,下降至10~15%。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长期服用小剂量抗血小板集聚药,有利于防治心肌梗塞。普及有关心肌梗塞知识、早诊断,发病后吸氧、止痛,应用扩血管药物,急送心脏监护病房抢救,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此外溶栓药物的应用彻底改革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治疗。链激酶、尿激酶加肝素和阿司匹林,在症状发生后的初始6小时内应用,能使院内死亡率降低一半以上,且人人改养病人的长期生存。虽然这些代纤维蛋白溶解剂能有效溶栓,但不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它们也使循环中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因血栓与血浆中的纤溶酶原处于平衡状态 故血栓内纤溶酶原也逐渐耗竭。此种“纤溶酶原偷窃" 可减弱血凝块溶解。且链激酶具有免疫原性可弓l起药物抗性、发热和变态反应。

阿尼普酶,茵香酞化纤溶酶原一链激酶激活剂,为纤溶酶原和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的乙酞化物。在体内经脱酞化作用,自发恢复激活纤溶酶原的作用。本品半衰期可延长到90min ,可快速静脉注射并延长溶栓作用时间,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而有效的药物,可降低再阻塞率,改善左室功能,提高近期和远期存活率。本品对血凝块无选择性,大剂量可致低凝状态或出血。也可引起过敏反应。

规格及用法用量[3]

注射剂:每支15、30mg。静脉注射:一般常用量为15~30mg。

药理作用[1]

阿尼普酶为溶血栓治疗药,根据化学结构,茴香酰基团阻断位于纤维蛋白溶酶原分子上的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位置,结合纤维蛋白的位置保持原样,在注入水溶性媒介物时,阻断基团立即开始水解。本品的半衰期约为90min,进入循环后,与血栓部位的纤维蛋白结合,使之水解而被激活,形成局部高浓度。本品可促进作用于血栓酶活性的释放增加。使用本品5mg,对纤维蛋白有选择作用。若用较大剂量可引起全身效应。一般认为,最适宜的剂量为30mg。

药代动力学

阿尼普酶大约以链激酶清除速度的一半从血浆中清除,其纤溶t1/2约为90min。本品以稳定的速度被代谢成纤维蛋白原-链激酶复合物。血浆半衰期为120min左右。作用持续4~6h,它主要经肝脏代谢,随尿排出。

临床应用和适应症[1]

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血栓的溶解等血栓性疾病。   

不良反应[1]

使用本品者约10%有出血现象,以针刺部位出血和血肿为多;偶见胃肠道出血、咳血和血尿等,偶有过敏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2]

阿尼普酶与抗血小板聚集剂(阿司匹林、利多格雷、双嘧达莫、噻氯匹定)、Ⅱn栓溶解剂(链激酶、尿激酶、蚓激酶、重组葡激酶)及其他抗凝药(肝素、双香豆素、醋硝香豆素)合用可增强出血倾向,应慎重合用。

注意事项[2]

(1)由于本品迅速产生纤维蛋白溶酶和缓激肽,故可引起低血压,但减慢注射速度时,纤维蛋白溶酶的产生受到抑制,可避免这种副作用的发生。

(2)宜在发病后4h之内应用本品,越早使用越好。

(3)注意事项同其他抗凝血药。

主要参考资料

[1]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生物卷

[2] 徐蜀远,季晓丽. 第三代溶栓药物[J]. 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1,22(5):301-303.

[3] 常用新药手册

分享 免责申明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阿尼普酶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