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二钾
发布日期:2019/11/6 8:13:59
【概述】
甘草酸二钾(d ipotassium g lycy rrhizina te, DG)是一种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 溶于乙醇, 不溶于油脂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其含有亲水性基团和亲油性基团, 能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 有很强的发泡力, 具有乳化、分散、保湿润发、软化皮肤、抗皱、抗皮脂、防治色素沉积、消炎止痒及洗涤去污的效果, 广泛应用于医药、日用化工、食品等行业。作为抗敏、防晒、祛斑、皮肤修复等化妆品功能性添加剂, 甘草酸二钾能有效预防皮肤受刺激时敏感发炎, 且对日照引起的炎症具有消炎镇静作用。[1]
【理化性质】
分子式:C42H60K2O16
分子量:899.13
甘草酸二钾是白色粉末,味甘,溶于水,溶于甘油、丙二醇,微溶于无水乙醇、乙醚。
【制备方法】
甘草酸二钾以甘草为原料,用水抽提后加氢氧化钾或碳酸钾进行完全中和而得。
【产品鉴定】[2-4]
甘草酸类化合物的常见分析方法有比色法,色谱法, 原子吸收法 , 裂解/GC M/ S 联用分析技术等 。电化学极谱分析方法手续简单, 灵敏度较高, 常用于微量痕量生物分子、金属离子和药物小分子等的测定。
(1)取本品0.2g,加水5ml,盐酸3ml蒸馏,于蒸馏液中滴加2,4-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2~3滴,产生橙红色沉淀。
(2)取本品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II)呈钾盐的鉴别反应。
澄清度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酸度取本品1.0g,加水100ml溶解后,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 H),pH值应为5.0~6.0。
氯化物取本品0.5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4%)。
硫酸盐取本品0.5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1.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9%)。
重金属取本品1.0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砷盐取本品1.0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 J法),应符合规定(0.0002%)。
水分取本品0.2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 M法),不得过8.0%。
炽灼残渣取本品1.0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 N),遗留残渣应为18.0%~22.0%(按无水物计)。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1mol/L磷酸溶液(38︰6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2nm。理论板数按甘草酸单铵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甘草酸单铵峰和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内标溶液的制备取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约7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以稀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甘草酸单铵对照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稀乙醇溶解,并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用稀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稀乙醇溶解,并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然后加稀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应用及发展前景】[5-6]
甘草酸二钾为甘草酸的衍生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溃疡、促进上皮细胞组织再生等作用。0. 5%甘草酸二钾溶液与0.1%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相当,但无严重不良反应。
甘草酸( 二钾盐) 、甘草次酸对不同阶段的口腔疾病均有良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另有报道称牙髓根管密封胶含有甲醛( 多聚甲醛、三聚甲醛) ,导致部分患者在进行牙髓根管手术后出现过敏休克,加入甘草酸二钾后该过敏反应症状减轻或消失。甘草酸二钾在牙膏中建议添加量0.1% ~0.5%。
【参考资料】
[1]刘心同,李佩暖,王岩,高宏伟,汪庆祥.甘草酸二钾的极谱法测定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2):1435-1436+1459.
[2]邓立育, 姚德海, 李铁柱, 等. 薄层比色法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研究[ J] . 化学工程师, 2001, 1(1):35 - 36.
[3] 单玉荣.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风湿骨痛片中甘草酸的含量[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4, 21(1):1 -47.
[4] 郎惠云, 谢志海, 赵怡. 原子吸收法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V)———甘草及其制品中甘草酸分析法[ J] . 化学研究与应用, 1995, 7(1):72 - 75.
[5]杨凤昆等.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锌口腔复合膜中甘草酸的含量[J]. 天津医药. 2009,37( 3) : 221 - 222.
[6]万秀玉,朱启登. 甘草酸二钾滴眼液的研制[J]. 食品与药品. 2008, 10( 1) : 18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