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红霉素B 新闻专题 红霉素B的应用

红霉素B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0/10/24 7:56:57

概述[1][2]

红霉素(Erythromycin,简称EM)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广谱抗生素。目前已知其中有六种异构体,分别为红霉素A,B,C,D,E和F,A为主要活性成分。红霉素B的理化性质及抗菌谱与红霉素A相似,但抗菌活性却只有红霉素A的30%~60%。

纯化方法[2]

红霉素A与红霉素B的性质相似,一般的分离手段很难将其分离开来。现有的红霉素B对照品的纯化技术主要为专利CN 102924547 A所提及的纯化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红霉素B从红霉素样品分离洗脱出来,再将洗脱液pH调为酸性,加入醋酸丁酯萃取,取水相,然后将水相pH调为碱性,用氯仿萃取,取氯仿层,氯仿层再用纯水洗两次,收集氯仿层,蒸干,得到红霉素B,但该方法的纯度最高只有93.4%。

CN201810768777.0提出了一种分离红霉素B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将红霉素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便获得红霉素B;其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条件如下所示:色谱柱:DAC-HB100,填料ACCHROM C18TDE(100*250mm,10um);色谱柱温度:室温;流动相:0.01~0.02mol/L磷酸氢二钾-乙腈,所述0.01mol/L~0.02mol/L磷酸氢二钾和乙腈的体积比为50:50~50:55,所述磷酸氢二钾预先溶于水中;流速:450~470mL/min;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15nm。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流动相采用0.01~0.02mol/L磷酸氢二钾,其pH约为9.2左右,而红霉素样品本身为碱性化合物,因此,流动相无需调节pH即可用于红霉素样品的分离,相比于现有技术,节省了时间成本。并且发明人发现,该流动相很好的缓冲能力可以使得红霉素样品中各被分离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峰形,利用该方法还可以实现较高的上样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高效地将红霉素B从红霉素样品中分离出来,为后续红霉素B对照品的制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酵方法[3]

采用三级发酵法,挑取新鲜的红色链霉菌的斜面孢子接入到含有淀粉、豆粉等原料的一级种子培养基中,35℃培养40hr,接入二级种子培养基中34℃培养20hr,接入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培养基组成:淀粉2‑5%,豆粉2‑5%,硫酸铵0.1‑0.6%、碳酸钙0.2‑0.8%)中进行发酵培养,培养条件:温度31‑37℃,PH6.7‑7.3,通入无菌空气同时开搅拌,通气比1:0.8L/L/min,发酵过程通过溶氧浓度调整搅拌转速300~450转/分钟,通过溶氧电极检测溶氧,控制溶氧10~15%,发酵94hr放罐,发酵液中红霉素B含量820ug/ml,占总效价的50%。

本方法通过在温度31‑37℃,PH在6.7‑7.3的发酵体系中,控制通入无菌空气的通气比和搅拌转速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溶解氧含量,使代谢途径发生改变,从而有效提高红霉素B的积累,提高发酵液中红霉素B的含量,为提纯红霉素B提供原料。

通过本方法调控发酵过程,发酵70~100hr放罐,发酵液中红霉素B含量可以达到700~1000ug/ml,提取后红霉素B达到20‑30%,可以供提纯使用。

应用[4]

目前,医学上应用的抗菌性药物较多,如阿奇红霉素就是较广地一种,阿奇红霉素衍生自红霉素A,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其具有抗菌谱广、耐酸、利于口服、药物动力学特性理想等特点,其抗菌特点在于对大多数需氧和厌氧 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细胞内病原菌、支原体和衣原体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CN03103958.8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疗效显著的12-去羟基阿奇红霉素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红霉索C在甲基化酶的催化下生成红霉素B;

(2)将红霉素B和盐酸羟胺于甲醇中回流15~25小时,制备出红霉素B 肟;

(3)将红霉素B肟在丙酮中进行贝克曼(Beckmann)重排,制成红霉素B 亚胺醚;

(4)将红霉素B亚胺醚于乙醇中用催化剂还原氢化制得氮杂红霉素B;

(5)再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甲基化处理制得12-去羟基阿奇红霉素原料。

(6)在上述12-去羟基阿奇红霉素原料中加入适当的赋形荆甲可制成12 -去羟基阿奇红霉素的口服固体制剂及粉针和注射制剂。

主要参考资料

[1] 新编同药异名速查手册

[2] [中国发明] CN201810768777.0 分离红霉素B的方法以及制备红霉素B对照品的方法

[3] [中国发明,中国发明授权] CN201310106975.8 一种高含量红霉素B发酵液的发酵方法

[4] [中国发明,中国发明授权] CN03103958.8 12-去羟基阿奇红霉素的制备工艺

分享 免责申明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红霉素B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