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基甲基)环氧乙烷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发布日期:2025/2/6 9:18:05
概述
(甲氧基甲基)环氧乙烷中文别名缩水甘油基甲基醚,1,2-环氧-3-甲氧基丙烷等,分子式为C4H8O2,分子量为88.11,常温常压下表现为无色油状液体,可溶于氯仿、甲苯等有机溶剂。实验测定该物质的部分理化性质如下:密度:0.98g/cm3;沸点:110℃;闪点:24℃;折射率:1.4080-1.4140。由以上数据可知,(甲氧基甲基)环氧乙烷的沸点与闪点较低,因此储存与运输需要注意明火与高温。
合成工艺
(甲氧基甲基)环氧乙烷作为一种较复杂的环氧烷烃化合物,它的合成可以尝试环氧烷烃的普遍合成方法。在相应烯烃中加入氧化剂,催化剂以及助剂,在35℃~65℃下混合搅拌反应,再进行过滤分层,将分层得到的有机层进行减压蒸馏后得到环氧烷烃,助剂包括长链脂肪酸,达到不采用有机溶剂,便可以高效的制备出环氧烷烃的效果。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制备方法中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对环境污染较大等问题[1]。
应用研究
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改良界面层的全固态电池及其电极界面改良方法。该方法具体如下:将含有锂盐,催化剂和开环聚合单体的界面改良剂原位注入全固态电池的电极界面之间,室温下静置至反应结束,使电极界面之间形成凝胶状的界面层。所述开环聚合单体为1,3-环氧戊烷,环氧丙烷,四氢呋喃,环氧丁烷,环氧异丁烷,环氧丙基甲基醚或苯基环氧丙烷等环氧烷烃中的一种。经上述方法改良后的界面层为无色透明凝胶态物质,具有较好的粘性,可以填充于陶瓷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的界面间隙,提高电极和固态电解质的接触性,降低界面阻抗,增加锂离子传输通道[2]。由实验可以看出,大部分环氧烷烃可以用于电极界面改良。是以,(甲氧基甲基)环氧乙烷也可进行上述应用,观察研究其电池界面改良性质。此外,4(5)-碘-5(4)-硝基咪唑衍生物与(甲氧基甲基)环氧乙烷或α-氯代乙酸乙酯反应可以得到咪唑衍生物,分析测定其中包含两种异构体[3]。
参考文献
[1]汪昌国,苏桂珍,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一种酶法制备环氧烷烃的工艺:CN201911057560.X[P].CN112760345A.
[2]赵金保,曾月劲,沈秀,等.一种具有改良界面层的全固态电池及其电极界面改良方法:CN202111462233.X[P].CN202111462233.X.
[3]王荣先.有效的辐射致敏剂——4(5)-碘-5(4)-硝基咪唑衍生物[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 1986(2).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甲氧基甲基)环氧乙烷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