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去离子水、蒸馏水啥区别?
发布日期:2021/1/13 13:32:42
去离子水、超纯水和蒸馏水是实验室不可缺少的溶剂之一,但三者除了制造方法不一样,成分上有什么不一样?纯度哪个更高?在实验室泡面的话到底用哪个更好呢?当然这只是脑洞大开的玩笑啦,话说回来,没在实验室泡过方便面的实验员不是好吃货!
先来了解几种水的定义:
去离子水
去离子水顾名思义就是去掉了水中的除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外的其他由电解质溶于水中电离所产生的全部离子。即去掉溶于水中的电解质物质。主要通过RO膜和混床树脂来把水中的离子除掉,常用制水仪有MilliporeElix,但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比如热源,所以去离子水一般不能用作注射用水;
由于电解质溶于水中电离所产生的离子能增大水的导电能力,去离子水纯度自然用电导率来衡量。去离子水基本用离子交换法制得。但去离子水中可以含有不能电离的非电解质,如乙醇等。
纯水
纯水就是去掉了水中的全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也可以说是去掉了水中的全部非水物质。基本都用反渗透法制得。由于在反渗透预处理中绝大多数都先用活性碳去除了部分非电解质,并且电导率非常容易测量,所以纯水纯度往往也用电导率衡量。但如果要获得极高纯度的高纯水,还是需通过去除电解质的混床、EDI方法。
超纯水
超纯水既将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又将水中不离解的胶体物质、气体及有机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电阻率大于18MΩ*cm,或接近18.3MΩ*cm极限值。
这种水中除了水分子(H20)外,几乎没有什么杂质,更没有细菌、病毒、含氯二恶英等有机物,当然也没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一般不可直接饮用,对身体有害,会析出人体中很多离子。通常实验室中常用NANOpure或Milli-Q制备,制水源一般为去离子水或者RO水。
蒸馏水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H2O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分离而得的水,能去除自来水内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挥发性的杂质无法去除,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机物。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储存后细菌易繁殖。
按照纯度级别高低顺序是:超纯水、去离子水、纯水(RO水)、蒸馏水。
超纯水在实验室比较常用,大家可能都容易理解,咱们暂且不论了,以下重点讨论去离子水和蒸馏水。
通俗的说,去离子水和蒸馏水是两类水,而不是两种水。普遍来说蒸馏水的离子比去离子水高,去离子去过不经过紫外消毒或者滤膜的话,可能会带点微生物,看具体工艺。这两种针对的要求不同可以改,看你具体要求了。比如药厂生产的话,就要用到纯化水和注射用水,芯片厂用18兆欧水之类的。
去离子水是用离子交换树脂来去除水中的大量的阴阳离子,但是不能去除所有的离子。
而蒸馏水,是蒸汽遇冷凝结的,所以基本不含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除外),所以蒸馏水的纯度要比去离子水的高,你测电导率就可以知道蒸馏水的电导率要低。
一般分析的时候使用蒸馏水,而工厂生产是使用去离子水。
这两种水的其他不同都是由制备方法不同所导致所以归根结底就是制备方法不同。各方法做出来的水的纯度都会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纯化任务要考虑的是原混合物的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纯化方法。 所以,要比较的话,必须指明从什么水开始,经过几次蒸馏或几级渗透膜。而且膜也有很多种类。膜分离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中。用不同的膜除的是不同的东西,会为了除很冷门的物质而开发很冷门的膜。细菌就可以通过过膜而除去,并不一定非要紫外。纯化不是向水中添加指定的物质,而是从水中除去指定的物质,所以成份有什么不一样,也跟你拿什么水去纯化有关。拿池塘水和自来水的结果当然就不一样。
实验室的去离子水是拿一次蒸馏水来纯化的。而一次蒸馏水是拿自来水开始蒸的。所以一级比一级纯吧。但要具体准确的说,也很难。要去了解自来水厂的出水标准,知道里面至少有什么物质、至多含多少,一次蒸馏后各成份怎么变,MilliQ的柱子材料……
电导率只是一个很笼统的标准,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导电的麻烦杂质很多例如乙醇。举个抬扛的例了:含乙醇足够多的的氯化钠水溶液电导率也能达到18 M Omega cm-1之低。除非你定义“离子越少越纯”,那确实是电导率越低越纯,那去离子水更纯因为人家就是去的离子,不是别的。
简单地说,去离子水是把水中的钠、镁、钙、锌、铁等离子去掉。看看矿泉水的包装,肯定能看到这些离子的含量。把这些离子除去,对做研究来说,实验结果就精确科学得多。对日常生活来说,水由“硬水”变成“软水”,洗衣服的时候不起泡沫的问题得到解决,而且烧水的水壶也不会结垢,据说患结石的概率也会减少。在家庭里,往往是通过直饮水的离子柱产生离子水。一般都有一根柱子来出去细菌。
蒸馏水是要把水煮沸,水蒸气在锅盖受冷变回水滴,把这些水滴收集起来就是蒸馏水了。
简单总结就是,去离子水可以用蒸馏水代替,蒸馏水的等级高于去离子水,但要用蒸馏水的不能用去离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