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三氧化硫
![吡啶三氧化硫 结构式](https://img.chemicalbook.com/CAS/GIF/26412-87-3.gif)
吡啶三氧化硫 性质
熔点 | ~160 °C |
---|---|
堆积密度 | 600kg/m3 |
储存条件 | Store below +30°C. |
溶解度 | 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 |
形态 | 粉末 |
颜色 | 白色至米色 |
水溶解性 | reacts |
敏感性 | Moisture Sensitive |
BRN | 3704116 |
InChI | InChI=1S/C5H5N.O3S/c1-2-4-6-5-3-1;1-4(2)3/h1-5H; |
InChIKey | UDYFLDICVHJSOY-UHFFFAOYSA-N |
SMILES | C1=CC=NC=C1.S(=O)(=O)=O |
CAS 数据库 | 26412-87-3(CAS DataBase Reference) |
EPA化学物质信息 | Pyridine sulfur trioxide (26412-87-3) |
吡啶三氧化硫 用途与合成方法
吡啶三氧化硫常温常压下表现为白色粉末,隔绝湿气稳定存在,微溶于氯仿,丙酮,乙醚,溶于DMF等非质子极性溶剂。该物质具有低可燃性,燃烧放出有毒酸性气体,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另外需要注意,该物质遇水剧烈反应,水解成强酸性吡啶盐,有时含游离吡啶具有恶臭味。
将吡啶和三氧化硫按摩尔比0.9~1.3:1混合,随后加入混合物质量2‑5倍的溶剂,在‑10℃~15℃下反应60‑180min。随后将物料过滤后进行真空干燥,控制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20℃~50℃。该制备方法优点如下:直接利用吡啶和三氧化硫,在二氯甲烷、氯仿或四氯化碳作为溶剂下发生反应,工艺简单,便于操作。该法制得的吡啶三氧化硫纯度高达98%,转化率高达90%,且产品质量稳定,在生物制药、化学合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硫酸化丝素是一种新型的蛋白基抗凝血医用材料,以丝素蛋白和吡啶三氧化硫为原料制备可溶性硫酸化丝素。对硫酸化处理不同时间获得的丝素蛋白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用吡啶三氧化硫处理可溶性丝素蛋白2h以上可以将SO42-接枝到丝素蛋白上,当处理时间达到6h后含硫量达到最大值(1.26mmol/g)。将此硫酸化丝素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8mg/mL的溶液,其抗凝血效果能达到0.06mg/mL肝素钠的抗凝血水平,使血液在1h内不会凝固。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得到的硫酸化丝素的抗凝血效果良好,有望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医用抗凝血材料。
文献公开了一种棉织物的阳离子染料染色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硫酸溶液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然后以吡啶三氧化硫为磺化剂,对棉织物进行磺化,提高其负电性。再以乙二醇单乙酸酯为释酸剂,采用阳离子染料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经以上过程处理的染色织物强力损伤小,匀染性好,色牢度优异。
采用吡啶三氧化硫-二甲亚砜体系对北太平洋鱿鱼墨多糖(SIP)及其三乙胺盐进行硫酸酯化。对硫酸酯化后多糖的基本成分分析表明,硫酸酯化对鱿鱼墨多糖的单糖组成影响不大,但是分子量降低,硫酸酯化后,糖单元数:硫酸基的摩尔比约为3:2。采用红外光谱和一维核磁技术对硫酸酯化后多糖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酯化主要发生在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的4,6位上。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 C |
---|---|
危险类别码 | 22-34 |
安全说明 | 26-36/37/39-45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3261 8/PG 2 |
WGK Germany | 3 |
F | 3-10-21 |
自燃温度 | >350 °C |
TSCA | Yes |
危险等级 | 8 |
包装类别 | II |
海关编码 | 29420000 |
毒性 | LD50 orally in Rabbit: 500 - 2000 mg/kg |
MSDS信息
吡啶三氧化硫 价格(试剂级)
更新日期 | 产品编号 | 产品名称 | CAS号 | 包装 | 价格 |
---|---|---|---|---|---|
2025-02-08 | XW264128732 | 三氧化硫吡啶络合物 | 26412-87-3 | 100G | 80 |
2025-02-05 | A12202 | 硫磺三氧吡啶联合体, 98%, active SO{3} ca 48-50% w/w | 26412-87-3 | 10g | 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