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氰化铜 新闻专题 氰化铜的结构研究进展

氰化铜的结构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20/2/19 8:06:22

概述[1]

氰化铜Cu(CN)2是黄绿色粉末,剧毒,极不稳定,受热分解成氰化亚铜,并放出氰气。不溶于水,溶于吡啶、氢氧化钾或氰化钾溶液。与酸作用产生极毒的氰化氢气体。用氢氰酸处理新沉淀的氧化铜或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氰化钾而制得,用于冶金工业、镀铜工艺和有机合成。

Cu(CN)2的结构研究进展[2]

对于 Cu(I)化合物的研究一直是化学工作者的热点主要原因有(1)金属离子是配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配位方式决定化合物的维数和网络形状 Cu(I)的配位方式多样。有直线型的 Cu(CN)2,三角形的 Cu(CN)3还有四面体型的 Cu(CN)4如图1-7。Cu(I)的电子排布为 d10结构,所以铜的化合物一般都具有较好的荧光性。

一维 Cu(CN)结构的研究进展

 2006 年,Abdessadek Lachgar课题组报道了一个结构新奇的链状结构化合物[Cu(CN)2(bpy)] (bpy = 2,2′-bipyridyl)在化合物的不对称单元中有三种配位环境的铜原子。相邻的铜通过氰根构成了螺旋状的链,如图 1-8a。链与链之间通过相同方向的有机配体之间的 π-π 作用堆积形成了平面结构,如图 1-8b。

二维 Cu(CN)结构

2001年,Jon Zubieta课题组报道了多个2D结构的氰化铜,化合物大多展现出[Cu(CN)]n链状结构或由[Cux(CN)x]环状结构。[Cu2(CN)2(qox)] (1), [Cu2(CN)2(phenz)] (2)  qox=  quinoxaline   phenz=  phenazine化合物都由[Cu(CN)]n构成,如图1-10a和1-10b 其中化合物 1 的褶皱主要由于有机配体相对于平面旋转了 80这就要求{Cu6(CN)4(qox)2}环状结构是扭曲的以适应取代基的要求。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为3.032(1) Å ,主要有Cu…Cu之间的弱作用决定。

2006年,卢忠灿课题组报道了多个Cu(I)的化合物[56]。其中化合物[Cu3(CN)(trz)2]n化合物是一个有趣的双重贯穿的2D超分子结构,如图1-11a。在化合物中μ2-CN连接起链形成了“波浪形”平面,u3-CN连接起不同平面的Cu(1)和Cu(6)形成了独特的双分子层的结构,如图1-11b。在沿着b轴方向化合物展现较大的空洞,大小为11.69x13 A2,这些双分子层通过三唑配体之间的ππ作用形成了相互贯穿的2D结构,并且化合物展现出了较好的荧光性质。

三維Cu(CN )的研究研究現状

2010年,王発宇課題俎58扱道了丙个結杓新穎的3D結枸的化[(CuCN)s(L1)z]n(l)和[(CuCN)3(L2)]n(2), L1=bis(4-pyridylthio)methane L2= 1,2-bis (4-pyridylthio)ethane,化合物1是通せ有机配体支捍Cu(CN)居形成的3D結枸,如圏1-14a其中状結杓包括34員坏[Cuq 2(CN)oCz],化合物的拓抃圏用拓ト符号表示カ123,如圏1- 14b和1-15。

参考文献

[1]马世昌主编,化学物质辞典,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04月第1版.

[2]顾佳. 氰化铜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修饰与荧光性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分享 免责申明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氰化铜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