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的制备及应用
发布日期:2020/2/11 8:32:33
背景及概述[1][2]
氯酸化学式HClO3,氯的含氧酸,其中氯为正五价。仅存在于溶液中,其溶液为浅黄色,有刺激性气味,比重1.282,不稳定,加热至40℃即分解并发生爆炸,低压蒸浓则分解,放出氯和氧并形成高氯酸,具强氧化性和酸性,与有机物接触发生爆炸性反应。由氯酸钡和稀硫酸反应,滤去硫酸钡沉淀后即得。主要用作强氧化剂。氯酸盐是植物必需微量元素氯在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之一,但氯酸根离子强氧化性却对植物生长具有明显的毒害效应。研究表明,除苔藓外,氯酸钠对绿色植物生长有3~6个月的持续毒害作用,其毒性不但对牵牛花、加拿大蓟和詹森草等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而且对棉花、玉黍蜀、亚麻和大豆等农作物具有脱叶功能,因此,氯酸钠在上个世纪曾被作为非选择性除草剂、脱叶剂甚至土壤杀菌剂在农业上大量施用。
制备[1]
氯酸水溶液在真空中可浓缩到质量百分浓度为40%,加热到40℃时即分解爆炸:
从酸的解离度来看,氯酸是强酸,它的解离近似硝酸和盐酸。当将稀的氯酸溶液剧烈冷却时,它将变得粘稠但不结晶。
氯酸制备方法是:将氯酸铵溶于沸水中,把一定量的硫酸和水的混合物缓慢加入,于真空干燥器中浓缩,可制得40%的氯酸溶液,其组成相当于HClO3·7H2O,也可用阳离子交换树酯法制得。
应用[2]
氯酸可用作氧化剂、亚硫酸聚合的催化剂。如用于制取纳米氧化铜。在过度态金属氧化物中,铜氧化物以其重要的性质和用途备受关注。而纳米氧化铜的粒径尺寸介于微观粒子和宏观区域间,由于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体积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作为催化剂时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在磁性、光吸收、化学活性、热阻、熔点、溶解度等方面也表现出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和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具体制备方法是将铜废料浸于氯酸溶液中,取其澄清氯化铜CuCl2上层液;将氯化铜CuCl2溶液含铜量调节控制在0.5wt%-10wt%,并将氯化铜CuCl2溶液酸碱值控制在pH=0-2;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氯化铜CuCl2溶液置于含有氢氧化钠NaOH反应液的反应槽中,调节氢氧化钠NaOH的pH值,使终反应pH值为9-12,反应槽中温度控制在60-90℃,反应槽中搅拌时间0.5-2小时;将上述步骤得到的黑色沉淀物,过滤并水洗,去除反应物中的钠Na和氯Cl,得到黑色纳米级氧化铜。所述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污染少、纯度高。
主要参考资料
[1] 化学词典
[2] CN201310409418.3一种由铜废料制取纳米氧化铜的方法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氯酸溶液[浓度≤10%]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