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Macrophage mannose receptor 1 新闻专题 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抗体的应用

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抗体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3/1/18 13:31:20

背景[1-3]

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抗体是一类可以特异性结合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的多克隆抗体,主要用于体外检测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的免疫学实验。

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表达Dectin1可以识别真菌细胞壁的常见成分beta-1,3糖苷。再例如另一类C型凝集素,甘露糖受体,表达在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表面,可以识别真菌,细菌和病毒中的甘露糖化的配体。最初,科学家们认为甘露糖受体可能在抗微生物中扮演重要作用,但是小鼠上的相关实验证据并不支持这个想法。因此,巨噬细胞表面的甘露糖受体现在被认为是一种起到清除作用的受体,在炎症状况下可以清除细胞外高浓度的宿主自身的糖蛋白例如beta-葡萄糖醛酸酶和溶酶体水解酶。

4.png

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抗体免疫组化

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属于C型凝集素超家族成员,可通过胞外区识别和结合特定的糖类分子。

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是先天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和内吞受体,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MR具有多个胞外结构域,能识别和结合广泛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配体,在维持内稳态、识别病原、诱导细胞因子、抗原递呈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甘露糖受体(MR)属于多凝集素(multilectin)受体,可识别细胞表面或病原体细胞壁上的多种糖分子,通过参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和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将先天性免疫与后天免疫联系起来,组成机体的一种免疫防御系统。

MR既能结合内源性分子,又能结合病原体;MR清除了这两类物质,使其成为内稳态与免疫防御之间的桥梁。因此,MR是一个非典型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其功能异常复杂。

应用[4][5]

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抗体可以用于喇叭水仙凝集素(NPL)及甘露糖受体(MR)阳性巨噬细胞在胃癌和癌旁组织表达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研究喇叭水仙凝集素(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 lectin,NPL)结合的甘露糖及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交互作用以及二者表达对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临床生存期随访资料的50例原发性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病例。采用凝集素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胃癌组织及相应10例癌旁组织中NPL和MR表达状况,分析NPL和MR阳性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表达特征,并探讨二者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1)胃癌间质组织内,NPL阳性染色见于巨噬细胞胞质或胞膜。NPL+巨噬细胞密度均值为29.32±13.76个/HPF。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NPL+巨噬细胞密度为20.14±7.41个/HPF。胃癌间质组织中NPL+巨噬细胞密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另外,NPL阳性染色还定位于胃癌实质细胞胞浆和癌细胞膜,阳性强度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差异,统计具有显著性(p=0.003);

(2) 胃癌实质细胞NPL表达强度与患者TNM分期显著相关(p=0.02),与其他临床病理学资料无相关性;

(3) MR染色定位于胃癌间质巨噬细胞内,显示细胞质或细胞膜阳性。胃癌组织内MR+巨噬细胞密度均值为20.69±15.52个/HPF。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MR+巨噬细胞密度为7.56±2.86个/HPF。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4)MR+巨噬细胞表达与胃癌患者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型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9,p=0.04),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学资料均无相关性(p>0.05);

(5)对胃癌间质组织内NPL+巨噬细胞与MR+巨噬细胞密度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二者呈负相关(p=0.009,r=-0.363);

(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发现胃癌间质NPL+巨噬细胞高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高于NPL+巨噬细胞低表达组,经Log-rank时序检验,p=0.037;MR+巨噬细胞高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期显著低于MR+巨噬细胞低表达组患者,经Log-rank时序检验,p=0.003;联合检测分析NPL+/MR+间质巨噬细胞表达,发现~高NPL+/~低MR+组患者生存期最长,~低NPL+/~高MR+组患者生存期最短,经Log-rank时序检验,p<0.05;Cox回归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p=0.048)、淋巴结转移(p<0.001)、远处转移(p=0.011)、TNM分期(p=0.039)、胃癌间质组织MR表达(p=0.007)和NPL表达(p=0.045)与病人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p=0.004)和胃癌间质组织MR表达(p=0.033)分别是胃癌病人独立预后因素,NPL不是独立预后因素。

参考文献

[1]Producing anti-inflammatory macrophages by nanoparticle-triggered clustering of mannose receptors[J].Jingjing Gan;;Yunyan Dou;;Yurong Li;;Zhenzhen Wang;;Lintao Wang;;Shang Liu;;Qiu Li;;Heran Yu;;Chunyan Liu;;Congwei Han;;Zhen Huang;;Junfeng Zhang;;Chunming Wang;;Lei Dong.Biomaterials,2018

[2]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as biomarkers for gastric cancer:A review[J].Meri R.R?ih?;;Pauli A.Puolakkainen.Chronic Diseases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8

[3]A barcode mode based on glycosylation sites of membrane type mannose receptor as a new potential diagnostic marker for breast cancer[J].Jing Fang;;Tao Tao;;Ying Zhang;;Haojie Lu.Talanta,2018

[4]Review of recent efforts to discover biomarkers for early detection,monitoring,prognosis,and prediction of treatment respon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J].Sawaki;;Kanda;;Kodera.Expert Review of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2018(7)

[5]刘胜胜.喇叭水仙凝集素(NPL)及甘露糖受体(MR)阳性巨噬细胞在胃癌和癌旁组织表达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9.

分享 免责申明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Macrophage mannose receptor 1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