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洋川芎内酯I 新闻专题 洋川芎内酯I的应用

洋川芎内酯I的应用

发布日期:2019/12/26 14:10:17

概述[1]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其药用部位为根茎。当归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苯酞类化合物是存在于当归中的一类化合物,被证明在心血管、血液和平滑肌方面有活性,可以被认为是当归药效的物质基础之一。洋川芎内酯I(senkynolideI)是自川芎及当归等中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苯酞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能够迅速进入血液和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开发新药的潜力。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其能够减轻ConA引红细胞的变形性损伤,降低其聚集性;抑制豚鼠心肌细胞及人神经细胞瘤的钙内流;减低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脑干中NO,并抑制NO合酶的活性。

应用[2-3]

洋川芎内酯I对大鼠血浆及脑组织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洋川芎内酯I对大鼠血浆和脑组织NO的影响以及洋川芎内酯I对小鼠痛阈的影响,随后的实施例及其药理结果将证实洋川芎内酯I具有调节单胺类递质,特别是5-羟色胺(5-HT)在血浆及脑组织中的含量,因此,洋川芎内酯I可用于制备防治抑郁症及偏头痛症,以及其他5-羟色胺能系统相关疾病的药物。

此外,采用动物模型,研究了洋川芎内酯I对大鼠中脑动脉阻断(MCAO)致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及氯化钾(KCL)诱导大鼠皮层扩散性抑制模型中大鼠脑血流量变化的影响,药理结果证实洋川芎内酯I可显著提高MCAO造模后大鼠的脑血流量,并可在再灌注后迅速恢复并超过造模前原先的脑血流量,显示出一定的脑保护作用。此外,洋川芎内酯I可对抗由KCL诱导的大鼠局部脑血管收缩致脑血流量下降的情况,因此,洋川芎内酯I可用于制备防治脑卒中及其康复期相关治疗用药物。

制备[1]

洋川芎内酯I的制备:当归饮片1kg,去除杂质后粉碎成粉末,体积浓度为95%乙醇10L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得浸膏A约200g。将浸膏A用去离子水稀释至约2000mL(该水溶液浓度相当于生药0.5g·ml‑1)后上HPD‑100大孔树脂柱【大孔树脂与原药材(当归饮片)的重量比为0.3∶1,大孔树脂柱规格Φ150*1500mm】,吸附流速为2BV·h‑1,用去离子水洗脱6BV后弃去洗脱液,再用体积浓度为50%乙醇洗脱4BV,收集50%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浸膏B约30g。将浸膏B用100mL去离子水分散(该水溶液浓度相当于生药10g·ml‑1),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每次100mL)后,乙酸乙酯层已变无色,合并乙酸乙酯部位,减压回收乙酸乙酯至100ml;将乙酸乙酯部位用去离子水萃取三次(每次100mL)后,水层已基本无色,弃去乙酸乙酯层,水层浓缩得浸膏C约3g。将浸膏C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硅胶为薄层层析硅胶,浸膏C样品与硅胶重量比为1∶100,硅胶柱规格Φ100*1000mm),并以氯仿‑甲醇体积比为20∶1进行洗脱,将洗脱液薄层硅胶板(GF254)点样,以氯仿∶甲醇体积比为10∶1展开后置于紫外灯254nm下观察,收集含有洋川芎内酯I的部分,并减压回收溶剂,即得纯化的洋川芎内酯I约0.9g。

最终所得洋川芎内酯I经常规公知的NMR方法鉴定【13C‑NMR(CDCl3,400M):169.3(C‑1),153.0(C‑3),148.0(C‑3a),18.8(C‑4),26.3(C‑5),71.4(C‑6),67.3(C‑7),125.9(C‑7a),114.2(C‑8),28.0(C‑9),22.2(C‑10),13.8(C‑11);δH4.43(1H,d,J=5.1Hz,H‑7)】【phytochemisrty,1996,41(1):233~236】,并经高效液相法【Kromasil‑C18柱(4.6mm*250mm),检测波长278nm,流动相:体积百分比为1%的冰醋酸‑甲醇(体积比55∶45),流速1m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25℃,理论塔板数以洋川芎内酯I计不低于5000】检测含量在96%以上,其得率为0.09%。

主要参考资料

[1] CN200910200693.8从当归提取物中制备洋川芎内酯I的方法

[2] CN200910057749.9洋川芎内酯I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偏头痛药物及其他5-羟色胺能系统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3] CN201010107765.7洋川芎内酯I在制备防治脑卒中及其康复期相关治疗用药物中的应用

分享 免责申明

洋川芎内酯I生产厂家及价格列表

洋川芎内酯I

¥800

成都格利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4/12/27

洋川芎内酯I

¥询价

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4/12/25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洋川芎内酯I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