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基锂 用途与合成方法
过去一般常用的分析烷基锂的方法是吉尔等所提出的二次滴定法。方法的原理是一次用酸滴定烷基锂及其杂盾水解后所生成的总碱量,另一次先用氯化苄在乙醚存在下与烷基锂作用,然后加水分解,再测定其杂质所生成的残碱量,二次碱量之差相当纯粹烷基锂的量。本法的缺点是乙醚及氯化苄试剂必须很钝而且干燥,否则影响结果的正确性。其后有人提出用碘化法分析烷基锂,但可能存在偶合副反应,使结果不可靠。1961有人提出用烷基锂还原五氧化二钒,再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其还原量,以求得烷基锂含量,井且指出,用此法可侧得烷基锂的含量至少相当于二次滴定法的最高值。
烷基锂在烃类溶剂中的溶解性、缔合性以及二烯烃聚合反应的立体选择性是该阴离子聚合体系的基本特点。显然,这些特点取决于C-Li键的独特性质。如何认识C-Li的键性,人们通常是直接用金属锂原子的本性,如原子半径、电负性、p轨道的成键倾向等性质来对C-Li的键性加以说明。在碱金属中,锂原子的体积最小,Li的电荷密度特别高,且又具有稳定的氦型结构,故Li的极化能力最强。由于锂的电离能不是太大,所以容易失去一个电子生成Li正离子。在C-Li键中,由于Li正离子具有很强的极化能力,它能使碳负离子的电子云变形,并向Li正离子偏移形成极性共价键,从电性上看,它是偶极子。由于这一偶极的形成是由Li的极化作用所引起的,环境对Li正离子的任何作用必然要影响到C-Li的键性改变,因此,它既可以是共价键,又可以是离子键,或二者兼有之。
锂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类氢的性质,如上面谈到的键性以及随环境的改变成键状态、某些化学性质等等方面。锂的这种性质可以由锂在周期表中所处的过渡位置来解释,从本质上看锂和氢在原子结构上具有一些共同点,如原子体积小,电荷密度高等等。由锂的类氢性出发,同时注意到醇分子中O-H的键性以及对环境的依赖性并根据C-Li和O-H的电负性差值相近等事实,可以引伸出烷基锂和醇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的提法有助于对该阴离子聚合体系的某些特点的理解和研究,例如对活性中心的缔合性及缔合度;活性中心的键性;活性中心和Lewis碱的作用以及活性中心与烯烃万电子作用的理解和研究。
用途
化工产品中间体及链接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