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杂质L
左氧氟沙星杂质L 用途与合成方法
左氧氟沙星杂质L制备如下:
1)(R)-3,4-二氟-2-(2-羟丙氧基)硝基苯和(R)-3,4-二氟-2-(1-羟基异丙氧基)硝基苯
将11.4克(R)-1,2-丙二醇的50ml四氢呋喃溶液加入1.8克氢化钠在75ml四氢呋喃内的悬浮液中,同时在0℃下搅拌。形成一种油状钠盐沉淀。搅拌20分钟后冷却反应混合物到-40℃,并且加入13.28克2,3,4-三氟硝基苯的(75ml)四氢呋喃溶液。-40℃下反应1小时和0℃下反应1小时后,将反应混合物蒸干,残渣溶于乙醚中并且用水洗涤此溶液。醚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过滤,减压蒸发。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法纯化(洗脱液:乙醚-己烷1∶1混合物)。10.3克油状产物经证明是标题化合物的3∶2混合物,产率59%。此混合物的(α)22D=+28.8(C=2,CHcl3),并且直接用在步骤2之中。
2)(R)-3,4-二氟-2-(2-甲磺酰氧丙氧基)硝基苯和(R)-3,4-二氟-2-(1-甲磺酰氧异丙氧基)硝基苯
向溶解在250ml无水己醚中的步骤1所述的14.67克混合物内,加入12.0ml三乙胺。搅拌下向此混合物中滴加7.44克甲磺酰氯的75ml无水乙醚溶液,同时将温度保持在15和20℃之间。搅拌0.5小时后转化完全(用硅胶薄层色谱法证明,己烷-乙醚的2∶3混合液作展开剂),加入水,分出的有机相用水洗涤五次,并且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溶液经过滤后减压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的3∶2混合物19.3克,产率为98.5%。
3)(R)-3,4-二氟-2-(2-甲磺酰氧丙氧基)苯胺和(R)-3,4-二氟-2-(1-甲磺酰氧异丙氧基)苯胺
将18.7克按照步骤2制备的混合物溶解在60ml无水乙醇中,加入3克10%披钯木炭,在搅拌下于20-25℃用氢饱和此混合物。吸收了所需量H2之后,用Hyflo(RTM)过滤此反应混合物,浓缩滤液。将残余物溶解在乙醚中,此醚溶液用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和减压蒸发,产出16.3克标题化合物的3∶2混合物(96%)。在步骤4中直接使用这种混合物。
4)(S)-(-)-7,8-二氟-3,4-二氢-3-甲基-2H-(1,4)苯并嗪
将16.02克按步骤3制备的混合物溶解在500ml无水四氢呋喃中,搅拌下逐渐加入14.2克叔丁醇钾。在20-25℃下保温并搅拌此反应混合物30分钟。然后将混合物蒸干,并把残余物溶解在水和乙醚的1∶1混合物中。分出有机层,用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和蒸发。此油状残余物含有两种产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乙醚-乙烷的1∶1混合物)加以分离。合并含主产物的洗出液,蒸发得到3.5克(S)-7,8-二氟-3,4-二氢-3-甲基-2H-(1,4)苯并噁嗪,产率33%,(α)22D=-6.3°(C=2.1,CHcl3)。此产物中夹杂有小于2%的(R)-异构体。
5)(s)-(-)-9,10-二氟-2,3-二氢-3-甲基-7-氧-7H-吡啶并(1,2,3-de)(1,4)苯并嗪-6-甲酸乙酯
把直接按步骤4所生产的2.66克(S)-(-)-7,8-二氟-3,4-二氢-3-甲基-2H-(1,4)苯并噁嗪和3.11克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组成的混合物,在氮气氛下搅拌和140-145℃下加热2小时。冷却后加入20克多磷酸乙酯,混合物再于140-145℃加热1小时。冷却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水中,用氯仿萃取三次。用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收集的有机层。有机溶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蒸干。向残余物中加入乙醚,过滤结晶物质、洗涤和干燥后得到3.1克标题产物(70%),M.P.254-255℃,(α)22D=-64.8°(C=0.25,乙酸)。
6)(S)-(-)-9,10-二氟-2.3-二氢-3-甲基-7-氧-7H-吡啶并(1,2,3-de)(1,4)苯并噁嗪-6-甲酸(左氧氟沙星杂质L)
将3.2克(S)-(-)-9,10-二氟-2,3-二氢-3-甲基-7-氧-7H-吡啶并(1,2,3-de)(1,4)苯并噁嗪-6-甲酸乙酯、32ml乙酸和8ml浓盐酸的混合物,在回流温度下加热3小时。冷却到5℃后,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按顺序用水、乙醇和乙醚洗涤。干燥后得到2.64克标题化合物左氧氟沙星杂质L,产率91%,M.P.>300℃,(α)22D=-64.9°(C=1.0,DM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