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属性 应用合成 用途与合成方法 MSDS 抗氧剂618 价格(试剂级) 上下游产品信息 新闻专题 相关产品
网站主页  化工产品目录 催化剂及助剂  抗氧剂  抗氧剂618

抗氧剂618

抗氧剂618

中文名称:抗氧剂618
英文名称:O,O'-Dioctadecylpentaerythritol bis(phosphite)
CAS号:3806-34-6
分子式:C41H82O6P2
分子量:733.03
EINECS号:223-276-6
Mol文件:3806-34-6.mol
抗氧剂618 结构式

抗氧剂618 性质

熔点 44-47 °C(lit.)
沸点 692.2±55.0 °C(Predicted)
密度 1.05[at 20℃]
蒸气压 0Pa at 25℃
闪点 >230 °F
储存条件 2-8°C
水溶解性 330ng/L at 25℃
InChIKey PZRWFKGUFWPFID-UHFFFAOYSA-N
LogP 16.4 at 25℃
EPA化学物质信息 2,4,8,10-Tetraoxa-3,9-diphosphaspiro[5.5]undecane, 3,9-bis(octadecyloxy)- (3806-34-6)

抗氧剂618 用途与合成方法

二硬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主要用作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稀、ABS树脂、聚酯等各种合成树脂的辅助抗氧剂。它对防止氧化,改善色泽等具有突出的作用;其本身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耐侯性及耐水解稳定性,因此,加工稳定性好,制品透明性好;不污染,与紫外线吸收剂,酚类抗氧剂并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同时还是一种良好的食品抗氧剂,由于毒性低,可代替食品抗氧剂BHT,已经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FDA认证。该产品国外有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博格-化纳公司,日本的城北化工公司生产,国内有吉林化工公司生产和应用。 化学合成路线及反应原理有关该产品的合成方法,目前的文献报道主要有以下三种: 1、亚磷酸三苯酯法(有酚法) 反应分两步进行: 合成路线
图1为亚磷酸三苯酯法(有酚法)合成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亚磷酸酯的合成路线。 该方法以亚磷酸三苯酯为原料,价格较高,造成生产成本高,另外由反应式可知,此法生产所得产物除目标产物外,还有极易氧化变色的苯酚无法除净,影响产品质量,也限制了产品在食品、药品包装方面的应用。 2、亚磷酸三乙酯酯交换法(无酚法) 用乙醇与三氯化磷在缚酸剂的存在下反应制得亚磷酸三乙酯,再由亚磷酸三乙酯同季戊四醇、硬脂醇反应得到618。 合成路线
图2为亚磷酸三乙酯酯交换法(无酚法)合成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亚磷酸酯的合成路线。 亚磷酸三乙酯酯交换法可以解决残留苯酚的问题,生产成本和亚磷酸三苯酯法差不多,但亚磷酸三乙酯不如亚磷酸三苯酯稳定,生产比较麻烦。此方法研究的比较少。 3、三氯化磷直接法(无酚法) 以三氯化磷、季戊四醇和硬脂醇为原料,用有机胺为缚酸剂以吸收氯化氢气体,所得产品不含酚,收率高,生产条件温和,生产设备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原理如下图: 合成路线
图3为亚磷酸三乙酯三氯化磷直接法(无酚法)酯交换法(无酚法)合成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亚磷酸酯的合成路线。
化学性质 
白色蜡状固体。熔点54-56℃,相对密度0.940-0.960(50/15.5℃),折光率1.4610-1.4660(50℃)。溶解度(g/100g溶剂,25℃):苯14.7,已烷0.3,氯仿45.0,丙酮0.3,甲醇0.3;不溶于水。
用途 
该品为辅助抗氧剂,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酯等。制品透明性好,不污染,与紫外线吸收往日战斗英雄用有协同效应。
用途 
广泛用作聚烯烃、聚苯乙烯、ABS树脂、聚碳酸酯、聚酯的加工稳定剂和抗热氧稳定剂
生产方法 
由二氯代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与十八碳醇反应而得。其中二氯代季戊四醇二严磷酸酯是由季戊四醇与三氯化磷反应得到。另一种生产方法是以季戊四醇和亚磷酸三苯酯反应,再与十八碳醇进行酯交换得到该品。

安全信息

WGK Germany3
海关编码29092000
毒害物质数据3806-34-6(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MSDS信息

语言:English
提供商:SigmaAldrich

抗氧剂618 价格(试剂级)

更新日期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CAS号 包装 价格
2024-04-30 XW38063462 3,9-双十八烷氧基-2,4,8,10-四氧-3,9-二磷螺环[5.5]十一烷 3806-34-6 500G 954
2024-01-16 XW38063461 3,9-双十八烷氧基-2,4,8,10-四氧-3,9-二磷螺环[5.5]十一烷 3806-34-6 100G 248

抗氧剂618 上下游产品信息

抗氧剂618新闻专题 更多

"抗氧剂618"相关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