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又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对镇痛作用只能解除弱到中等度的疼痛。
发热是小儿机体本身的一种防御反应,但高热时对小儿机体不利,如可引起高热惊厥,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及时使用解热镇痛药,可以降低体温,改善症状,预防抽搐等合并症。但应注意,体温骤降及出汗过多有引起虚脱的危险。因此,不能用药过量,同时服药后要多饮水。有高热抽搐史的患儿可与镇静药鲁米那等合用,发烧时及早服用扑热息痛片可以预防高热惊厥。 根据化学结构分为四类:1. 苯胺类。如非那西汀、醋氨酚等。2. 吡唑酮类。如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等。3.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4.新型消炎镇痛药。如消炎痛、甲灭酸、异丁苯丙酸及布洛芬、优洛芬等。本类药物具有共同的不良反应,如少数病人可以出现皮疹、白细胞下降、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大剂量可出现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阿司匹林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服用可致胃炎、胃溃疡和出血,可诱发支气管哮喘及瑞氏综合征,表现有抽搐昏迷及肝损害。安乃近除一般不良反应外,偶有严重白细胞减少、剥脱性皮炎及药物热等。扑热息痛类不良反应较少,对胃无刺激性,不引起胃出血,偶有皮疹等过敏反应,长期大量服用可有肝肾功能损害。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等副作用均较重,因此,尽量少用复方阿司匹林(即APC)类药物。目前有推广扑热息痛及单用小量水溶性阿司匹林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