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森苷的制备方法
发布日期:2019/12/26 13:45:04
背景及概述[1]
天麻(GastrodiaelataB1.)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主产于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及河南等地,在日本、韩国也有广泛分布。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天麻性平,味甘,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能。主治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天麻还具有增智、健脑、延缓衰老的作用,对老年性痴呆症有一定的疗效。天麻素和巴利森苷是天麻中的活性成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将天麻素作为质量评价的指标性成分之一,但是文献报道天麻素的含量受温度和溶剂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温度、溶剂条件下,含量差别很大。其中结合型天麻素(巴利森苷,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等),在药材中的含量远高于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得的游离型天麻素的含量,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天麻素含量的差别有可能是由巴利森苷类成分不稳定引起的。多项有关天麻素的药理研究报道,天麻素并没有表现出与其传统药效相关的药理活性。虽然用几个化学成分作为指标控制天麻的质量有失偏颇,但是目前天麻对照品只能购买到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香兰素等结构较简单、价廉的合成品,用其评价名贵中药天麻局限性明显。而天麻成分中较具特征的巴利森苷类化合物及多芳环化合物没有对照品,很难再深入开展研究。
稳定性[2]
巴利森苷是天麻中已经明确的具有临床疗效的活性成分之一,其结构式是由天麻素和柠檬酸组成,在蒸煮加热过程中,易发生降解反应,从而使天麻炮制后的天麻素含量增加。巴利森苷具有热不稳定性,在受热过程中,酯键容易断裂,导致巴利森苷类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研究结果表明巴利森苷的降解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特征,其降解速率受到pH和温度的影响。在3.0<pH<6.0时,巴利森苷最稳定。当pH<3.0时,反应速率常数随pH减小而迅速增加,表明巴利森苷受H+催化;当pH>6.0时,反应速率常数随pH增加而迅速增大,表明巴利森苷受OH-催化;巴利森苷的降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解活化能94.56kJ·mol,处在化学活化能的低能量段(40~400kJ·mol),研究说明巴利森苷不稳定,应在低温下保存。通过巴利森苷稳定性研究表明巴利森苷类成分稳定性不是很好,在一定条件下与天麻素之间可能存在转化,研究结果也解释了前期文献报道关于天麻素在鲜天麻和不同天麻饮片之间差异显著的原因,这是因为天麻素和巴利森苷在天麻在加工炮制过程中产生了转化和转移,提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好加工炮制的条件才能更好地对天麻质量进行控制。
制备[3]
巴利森苷的分离制备方法根据不同研究小组的分离习惯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巴利森苷分子中含有糖,其极性偏大,天麻中巴利森苷的提取多采用70%左右的甲醇水或乙醇水溶液提取,而分离制备多采用除杂、脱脂、柱层析、制备色谱等手段,如制备巴利森苷及巴利森苷B和C的步骤主要有三步:(1)天麻70%乙醇提取后,提取物经活性炭吸附后用水洗脱杂质;(2)活性炭层析除杂后用乙醇和氯仿洗脱收集组分,组分用水分散混悬后,再用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除杂;(3)把萃取除杂的水分散液上MCI柱,用不同浓度的水:甲醇系统(1:0→3:2)洗脱得到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和巴利森苷。
此外有研究开发了两步法高效纯化巴利森苷的专利技术,其步骤包括:(1)树脂柱粗分离:即天麻水提物用20%乙醇溶解后上HPD-100树脂柱,先用水及10%乙醇水洗脱除杂,再用20%乙醇溶液洗脱得到初步分离物;(2)反相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精制:将初步分离物用水溶解后用C18柱分离,流动相采用甲醇:醋酸水两相体系洗脱,收集不同流出组分浓缩即得巴利森苷及不同衍生物组分。
主要参考资料
[1] CN201410150002.9巴利森苷对照品的制备方法
[2] 天麻有效成分巴利森苷的降解规律分析
[3] 天麻中巴利森苷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研究进展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巴利森苷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