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内酯 I 的化学性质
CAS 编号 | 73069-13-3 | SDF 系列 | 下载 SDF |
PubChem 编号 | 5321018 | 外观 | 白色粉末 |
公式 | C15H18O2 | M.Wt | 230.30 |
化合物类型 | 倍半萜类化合物 | 存储 | 在 -20°C 下干燥 |
溶解度 | DMSO:100 毫克/毫升 (434.22 mM;需要超声波) |
化学名称 | (4aS,8aS)-3,8a-二甲基-5-甲基亚砾-4a,6,7,8-四氢-4H-苯并[f][1]苯并呋喃-2-酮 |
一般提示 | 为了获得更高的溶解度,请在 37 °C 下加热试管,并在超声波浴中摇晃一会儿。储备液可在 -20°C 以下储存数月。 我们建议您在同一天准备并使用该解决方案。但是,如果测试计划需要,可以提前制备储备液,并且储备液必须密封并储存在 -20°C 以下。一般来说,储备溶液可以保存几个月。 使用前,我们建议您将样品瓶在室温下放置至少一个小时,然后再打开。 |
关于打包 | 1. 产品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颠倒,导致高纯度化合物粘附在小瓶的颈部或瓶盖上。从包装中取出 vail 并轻轻摇晃,直到化合物落到样品瓶底部。 2. 对于液体产品,请以 500xg 离心,以将液体收集到样品瓶底部。 3. 实验过程中尽量避免丢失或污染。 |
运输条件 | 根据客户要求包装(5mg、10mg、20mg 等)。 |
白术内酯 I 的来源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根茎。
白术内酯 I 的生物活性
描述 | 白术内酯 I 是一种 TLR4 拮抗剂,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例如抗炎、促进消化、显着的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它通过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和 LPS 来改善败血症综合征、肝肾功能。 |
体外 | 苍术内酯 I 通过 RAW264.7 细胞中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Atractylenolide I (ATL-I) 是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的生物活性成分。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术内酯 I 具有抗炎作用,但白术内酯 I 的抗炎分子机制仍然未知。 方法和结果: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 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唑溴化物 (MTT) 测定研究了白术内酯 I 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在脂多糖 (LPS) 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研究白细胞介素-6 (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水平。此外,我们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了白术内酯 I 对核因子-κB (NF-κB) 激活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2 (ERK1/2) 和 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8) 磷酸化的影响。我们还研究了白术内酯 I 对髓系分化蛋白-2 (MD-2) 、CD14、补体受体 3 (CR3)、清道夫受体 A 类 (SR-A) 、toll 样受体 4 (TLR4) 和髓样分化因子 88 (MyD88) 表达的影响。我们发现苍术内酯 I 在 1 μM 至 100 μM 的浓度范围内对细胞活力没有抑制作用,并且以浓缩物依赖性方式显着减少 IL-6 和 TNF-α 的释放。此外,白术内酯 I 抑制了 LPS 处理的 RAW264.7 细胞中核 NF-κB 的活性以及 ERK1/2 和 p38 的磷酸化。进一步分析表明,ATL-I 抑制 MD-2 、 CD14 、 SR-A 、 TLR4 和 MyD88 的表达,但 CR3 的表达不受影响。 方法和结果: 这些数据表明,白术内酯 I 通过抑制 TNF-α 和 IL-6 的产生显示出抗炎作用。白术内酯 I 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 NF-κB、ERK1/2 和 p38 信号通路有关。 Atractylenolide-I 通过阻断 TLR4/MyD88 依赖性通路的激活,使人卵巢癌细胞对紫杉醇敏感。紫杉醇是一种已知的 TLR4 配体,可激活 TLR4/MyD88 依赖性通路,介导上皮性卵巢癌 (EOC) 的化疗耐药和肿瘤进展。苍术内酯 I (AO-I) 是一种新型 TLR4 拮抗剂,通过干扰 LPS 或紫杉醇与人类白细胞膜 TLR4 的结合来抑制 TLR4 信号传导。 方法和结果: 在本研究中,发现 AO-I 减弱紫杉醇诱导的 IL-6 、 VEGF 和存活素蛋白表达,并增强 MyD88 (+) EOC 细胞的早期凋亡和生长抑制;通过对接模拟显示 AO-I 适合人 MD-2 的疏水口袋,并与紫杉醇的结合位点部分重叠,表明 AO-I 可能阻断 MD-2 介导的 TLR4/MyD88 依赖性紫杉醇信号在 MyD88(+) EOC 细胞中。 结论: 因此,AO-I 可以通过阻断 MD-2 介导的 TLR4/MyD88 信号传导显著敏感 MyD88(+) EOC 细胞对紫杉醇的反应,AO-I-紫杉醇联合治疗具有功能性 TLR4/MyD88/NF-κB 通路的 EOC 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 |
体内 | 苍术内酯 I 对盲肠结扎和穿刺产生的脓毒症小鼠模型中全身炎症的保护作用。Atractylenolide I (AT-I) 是一种从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Compositae) 中分离的活性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白术内酯 I 对盲肠结扎穿刺 (CLP) 小鼠脓毒症模型全身炎症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方法和结果: CLP 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白术内酯 I 的供试剂量分别为 10 、 20 和 40 mg/kg (ip)。ELISA 法测定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 (TNF-α 、 IL-1β 和 IL-6);血清脂多糖 (LPS) 水平通过鲎试剂变形细胞裂解物 (LAL) 试验测量;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白细胞 (WBC);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 (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肌酐 (Cre) 和血尿素氮 (BUN) 含量。存活率试验,观察 CLP 小鼠 7 天内,术后 0 、 4 、 8 、 12 、 24 、 48 和 72 h 测量体温。我们的结果表明,白术内酯 I 显着提高了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 (p < 0.05),而白细胞和 LPS、促炎细胞因子 (TNF-α、IL-1β 和 IL-6)、ALT、AST、Cre 和 BUN 水平在白术内酯 I 处理后显着降低 (p < 0.05)。 结论: 总之,白术内酯 I 通过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和 LPS 来改善脓毒症综合征,并改善肝肾功能。 |
白术内酯 I 的方案
细胞研究 | 白术烯内酯 I 在人早幼粒白血病 HL-60 细胞中的促氧化剂和细胞毒活性。从白术中分离的白术内酯 I 在人肺癌细胞系中的抗肿瘤作用。.白术内酯 I (ATL-1) 是白术的主要倍半萜类化合物。本研究旨在探讨白术内酯 I 是否在体外和体内诱导 A549 和 HCC827 细胞凋亡。 方法和结果: 在我们的结果中,白术内酯 I 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着降低体外活力的百分比。此外,DAPI 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测试证明白术内酯 I 诱导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分析显示,白术内酯 I 暴露后 A549 和 HCC827 细胞中 caspase-3 、 caspase-9 和 Bax 的蛋白水平升高;相反,白术内酯 I 处理后 Bcl-2 、 Bcl-XL 的表达降低。在体内研究中,白术内酯 I 有效抑制移植肿瘤裸鼠的肿瘤生长 (A549),上调 caspase-3 、 caspase-9 和 Bax,下调 Bcl-2 和 Bcl-XL。 结论: 总之,我们的结果表明,白术内酯 I 在肺癌细胞中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可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Atractylenolide I 通过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 白术 (Atractylodes ovata) 的干根茎被广泛用作中草药。两种结构相似的倍半萜内酯(白术内酯 I,AT-I;白术内酯 III, AT-III) 是从白术的干燥根茎中分离出来的。 方法和结果: AT-I 与重组人 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 (rhCu,Zn-SOD) 孵育导致 rhCu,Zn-SOD 片段化和 Zn 释放。然而,在 AT-III 反应中没有观察到这些。AT-1 在人早幼粒白血病 HL-60 细胞上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细胞毒活性 (7.5、15 和 30 μg/ml),而 AT-III 则没有,前者的 IC50 为 10.6 μg/ml (对应于 46 μM) 在 12 小时处理的细胞上。DNA 分子量标准和 sub-G1 型 DNA 含量结果显示,AT-I 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 HL-60 细胞凋亡。研究了 AT-I 对人早幼粒白血病 HL-60 细胞的细胞毒学和药理机制。在使用 ESR 光谱仪检测体外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并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AT-I 处理的细胞中细胞内 ROS 的产生后,AT-I 似乎同时表现出促氧化剂和抗氧化特性。AT-1 在处理 12 小时的 HL-60 细胞中也显示出剂量依赖性 Cu,Zn-SOD 抑制活性,通过活性和免疫染色证实。然而,过氧化氢酶、 Mn-SOD 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相同处理下没有明显改变活性。向 AT-I 处理的 HL-60 细胞 (15 μg/ml) 中添加市售 rhCu,Zn-SOD (25-100 U/mL) 导致显著差异 (p<0.01),并且可以将 AT-I 细胞毒性从 78% 降低到 HL-60 细胞的 28%。 方法和结果: 提出 AT-I 可能通过抑制 HL-60 细胞中的 Cu,Zn-SOD 来诱导细胞凋亡并引起细胞毒性。 |
动物研究 | 白术内酯 I 对体内和体外慢性炎症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血管生成参与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病理学。应用抗血管生成策略有益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Atractylenolide I 是一种抗炎剂。 结论: 为进一步探讨白术内酯 I 在细胞和小鼠体内的抗血管生成机制,采用 Freunds 完全佐剂 (FCA) 诱导的小鼠气囊模型以及小鼠主动脉环与腹膜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测量血管指数和微血管生长。白术内酯 I 的 ID 50 值分别为 15.15mg/kg 和 3.89μg/ml,用于抑制体内血管指数和体外微血管生长。白术内酯 I 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脂多糖 (LPS) 刺激的小鼠气囊和腹膜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 (NO)、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和胎盘生长因子 (PlGF) 活性。 结论: 苍术内酯 I 在慢性炎症中通过一组 NO 、 TNF-α 、 IL-1β 、 IL-6 、 VEGF 和 PlGF 的下调作用对血管生成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 |
白术内酯 I 的储备液的制备
| 1 毫克 | 5 毫克 | 10 毫克 | 20 毫克 | 25 毫克 |
1 毫米 | 4.3422 毫升 | 21.7108 毫升 | 43.4216 毫升 | 86.8432 毫升 | 108.5541 毫升 |
5 毫米 | 0.8684 毫升 | 4.3422 毫升 | 8.6843 毫升 | 17.3686 毫升 | 21.7108 毫升 |
10 毫米 | 0.4342 毫升 | 2.1711 毫升 | 4.3422 毫升 | 8.6843 毫升 | 10.8554 毫升 |
50 毫米 | 0.0868 毫升 | 0.4342 毫升 | 0.8684 毫升 | 1.7369 毫升 | 2.1711 毫升 |
100 毫米 | 0.0434 毫升 | 0.2171 毫升 | 0.4342 毫升 | 0.8684 毫升 | 1.0855 毫升 |
*注意:如果 你正在实验过程中,有必要制作 样品的稀释比例。上述稀释数据 仅供参考。通常,它可以变得更好 在较低浓度内的溶解度。 |
CAS号为73069-13-3的化学品是白术内酯I,以下是对该化学品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白术内酯I
英文名称:Atractylenolide-1
别名:(4aS,8aS)-4a,5,6,7,8,8a-Hexahydro-3,8a-dimethyl-5-methylenenaphtho[2,3-b]furan-2(4H)-one
分子式:C15H18O2
分子量:230.30
CAS登录号:73069-13-3
二、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1.12
折射率:1.554
沸点:405ºC at 760 mmHg
溶解性:可溶于甲醇、DMSO等溶剂
性状:类白色结晶粉末
三、提取来源与药理药效
四、用途与保存
综上所述,CAS号为73069-13-3的白术内酯I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化学品,提取自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它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需要适当的保存条件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