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C 抗体是什么
IHC,即免疫组织化学,是一项将免疫学与传统组织化学巧妙结合的技术。它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和定位组织和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
免疫组织化学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它能够将形态学改变与功能、代谢变化相结合,直接定位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的存在。其全过程包括抗原的提取与纯化、免疫动物或细胞融合制备特异性抗体及抗体纯化、将显色剂与抗体结合形成标记抗体、标本制备、免疫细胞化学反应以及呈色反应、最后观察结果。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着广泛的作用,涉及多个研究领域。例如,可以确定细胞类型和形态,通过标记性蛋白的特异性抗体确定细胞种类,对于在光镜下不易辨认的细胞,可通过对胞质内特定蛋白实施免疫组化染色,清楚显示细胞外形轮廓;还能辨认细胞产物的来源,利用细胞产物为抗原制备抗体,对组织细胞实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细胞产物来源,研究细胞分泌功能及对内分泌肿瘤作功能分类等;可以确定细胞的分化程度,根据不同细胞表达的标志性蛋白鉴定细胞分化程度;可追踪神经纤维束和它的投射区,常与轴浆运输示踪法相结合研究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在临床病理中也有诸多应用,如鉴定病变性质、发现微小病灶、探讨肿瘤起源或分化表型、确定肿瘤分期、指导治疗和预后、辅助疾病诊断和分类、寻找感染病因等。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也有其局限性,组织细胞内的待测物质要有抗原性,且需要达到一定浓度才可检出,检出的免疫反应阳性蛋白不能确定是细胞新合成的蛋白还是通过细胞间运输而来的蛋白。
![](https://univ-shop.oss-cn-shanghai.aliyuncs.com/pc/images/20241122/f606f6cf08ee40c3bcc28757be62d53a.png)
IHC 抗体的作用
1. 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以及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等。
IHC 抗体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常被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例如,在肺腺癌与肺鳞癌的鉴别中,TTF - 1 / P63 组合基本可以满足鉴别需求。此外,对于一些转移性恶性肿瘤,IHC 抗体可以确定其原发部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谷红仓研究员及其团队开发的新方法,可根据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样本的 DNA 甲基化信息来预测转移性癌症的原发部位,而传统的 “金标准” 免疫组化(IHC)技术虽被广泛应用,但易受抗体质量及人为因素影响,仅能判定 50 - 65% 的转移癌的原发部位。同时,IHC 抗体还能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如乳腺癌通过 ER、PR、HER - 2、Ki - 67 表达情况来细分病理分型;软组织肿瘤也可利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确定其正确组织学分类。
2. 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检测抗原和抗体,利用抗体与目标抗原相互作用的原理,可视化目标抗原在组织中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IHC 检测是一种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和定位组织和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技术。其原理是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再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显色,从而确定组织细胞内的抗原,并对其进行定位和定性。具体来说,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作为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抗体,再用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抗原物质,最后借助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在操作过程中,如免疫组化(SP 法)操作步骤包括切片常规脱蜡至水、缓冲液洗、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再次缓冲液洗、封闭非特异性背景染色、再次缓冲液洗、滴加一抗工作液、再次缓冲液洗、滴加增强子、再次缓冲液洗、滴加酶标二抗、再次缓冲液洗、滴加显色剂、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脱水、透明、封片等。多克隆抗体在免疫组织化学中应用广泛,常用于组织切片的染色,帮助识别和定位特定的蛋白质,对肿瘤的分类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 IHC 抗体有哪些
- 介绍激素与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相关的 IHC 常用抗体,如 ACTH、AR、Calcitonin、C-erbB-2、EGFR、ER、beta-hCG 等。
-
- 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由垂体前叶细胞分泌,主要用于垂体肿瘤的功能性分类、原发性和转移性垂体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中 ACTH 染色阳性,如嗜铬细胞瘤、类癌等。
-
- AR(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呈一定相关性,高分化肿瘤 AR 的表达高于低分化肿瘤。AR 阳性者对抗激素及去势治疗的效果好,在睾丸、前列腺中染色阳性,也可用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中雄激素水平的检测。
-
- Calcitonin(降钙素):是血液中能降低钙含量的一种多肽,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 细胞)分泌。此抗体主要用于甲状腺 C 细胞增生、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及某些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
-
- C-erbB-2(HER-2/neu):编码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在 20 - 30% 的乳腺癌病人中可检测到过表达。此抗体主要作为判断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及消化道肿瘤预后的参考指标。
-
-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分子量为 170kDa 的膜蛋白,表达于多种正常组织。乳腺癌病人 EGFR 的过度表达预示生存期短、激素疗效差;对胃癌病人表明预后差,并可指导结直肠癌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的治疗。
-
- ER(雌激素受体):是乳腺生长和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是判断预后和预测内分泌治疗敏感性的重要参数,存在于正常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及正常乳腺的上皮细胞。
-
- beta-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亚基):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正常妊娠的绒毛滋养细胞染色阳性,可用于绒毛膜上皮癌、葡萄胎和恶性葡萄胎的诊断,可检测滋养层细胞来源的肿瘤和生殖细胞肿瘤,异位表达提示可能为肿瘤浸润或转移行为。
- 细数肺癌疗效预测标志物中关键的 IHC 抗体,包括 EGFR、PD-1/PD-L1、C-MET、CD56、CD20、CD163 等。
-
- EGFR:在 NSCLC 治疗方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携带 EGFR 突变基因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优先选择。针对 EGFR 的免疫组化检测对 NSCLC 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 PD-1/PD-L1:用抗 PD-1 或抗 PD-L1 抗体进行免疫治疗可释放先天免疫系统的杀伤作用,对肿瘤生长做出免疫反应。但目前 PD-1 和 PD-L1 免疫组化检测存在产品及检测方法未标准化的问题。
-
- C-MET: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在肺癌中易被检出。C-MET 与肺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以及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可根据过表达方式明确肺癌的分化程度和分期,还可作为治疗靶点。
-
- CD56:是表达于 NK 细胞和小部分活化的 T 淋巴细胞及神经外胚层起源的细胞的分子抗体,为肺神经内分泌肿瘤首选的特异性标志物。
-
- CD20:表达于除浆细胞外的发育分化各阶段的 B 细胞表面,B 细胞被认为是肺癌患者癌症进展延迟、治疗反应改善和生存延长的阳性预测因子。
-
- CD163:肺癌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根据功能可分为 M1 型和 M2 型,以免疫抑制巨噬细胞(M2)为主,M2 巨噬细胞可促进肿瘤发展,CD163 是肺癌巨噬细胞极化 M2 型标志物。
- Cell Marque IHC 抗体介绍,包括兔抗糜蛋白酶多克隆抗体、抗胰蛋白酶兔多克隆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兔多克隆抗体等。
-
- A-1 - 兔抗糜蛋白酶多克隆抗体:α-1 抗糜蛋白酶可抑制丝氨酸蛋白酶,此抗体可用于鉴定组织细胞及其衍生肿瘤中 α-1 抗胰蛋白酶的存在。
-
- A-1 - 抗胰蛋白酶兔多克隆抗体:α-1 - 抗胰蛋白酶是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中的蛋白酶抑制剂,可用于检测肝脏病变和组织细胞肿瘤中 α-1 - 抗蛋白酶的积聚。
-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兔多克隆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由垂体前叶合成和分泌,此抗体可用于垂体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疾病的研究。
Anti-Rabbit and Mouse HRP&DAB IHC detection kit
5ml (for 50 slides)
Anti-Rabbit and Mouse HRP-DAB IHC detection kit (2-step)
5ml(for50slides)
上海优宁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试剂 | 耗材 | 仪器 | 软件 | 定制 | 实验服务 | 供应链
免费热线:4008-168-068
咨询邮箱:info@univ-bio.com
订购商城:www.univ-bio.com
微信公众平台:优宁维抗体专家,欢迎关注!
小优博士(小程序):5大课堂, 让你的科研不再难!
![公众号](https://www.univ-bio.com/2c2caafde63911d651701f45af8b4493.png)
![小程序](https://www.univ-bio.com/247109576ac9be196a8046b8c9da819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