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醇 用途与合成方法
化学性质
纯品为无色透时油状液体,具有特殊臭味。b.p.260℃/101.3×10-3Pa、98℃/0.13×10-3Pa,蒸气压66.7Pa (90~95℃),折射率n20D1.5298,相对密度1.07(10℃)。易溶于丙醚、乙醇、乙醚、氯仿、苯、甲苯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3g/L,16℃),不溶于石油醚。原药为浅黄色至红棕色油状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用途
新型的植物生长抑制剂。能抑制作物营养生长期,可促进根系生长,使茎秆粗壮,叶片增厚,叶色变绿,增强光合作用;在作物生殖期应用,可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可增加豆科植物的根瘤数,提高固氮能力,降低大豆结荚部位,增加荚数和饱果数,促进早熟丰产。此外还有一定防病和抗倒伏作用。该产品已在我国大豆上应用获临时登记,用90%乳油4mL,对水18L配制成200mg/L浓度的药液浸种2h,晾干后播种。用于花生在播前用90%乳油2~4mL对水18L配制成4500~9000倍液浸种2~3h,晾干后播种。 生产方法
由氯苯与金属钠及甲基吡啶反应后,再与环氧乙烷反应制得吡啶醇。具体工艺过程是:在特制的钠砂锅中加入30kg无水甲苯及4.7kg金属钠,加热至金属钠全部熔化,快速搅拌成钠砂。将钠砂甲苯溶液转移至合成釜中,用10kg甲苯冲洗剩余钠砂于合成釜,搅拌下,于20~30℃滴加11.3kg氯苯,加毕,搅拌30min后,于40~50℃滴加9.3kg α-甲基吡啶,滴毕搅拌60min,冷却至0℃,在<5℃滴加环氧乙烷,搅拌2h,将反应液移入另一水解釜中,于10~15℃滴加12.5kg 30%盐酸,使反应液呈酸性,分层,回收甲苯。水层经中和后氯仿萃取。萃取液脱溶、减压蒸馏,收集102~105℃/0.4×10-3Pa馏分,得产品11.4g,收率≥75%(以α-甲基吡啶计),含量≥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