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茹菌浸膏 用途与合成方法
化学性质
猴菇菌野生菌类,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因表面有白色的丝状长丝,干后成淡黄色,外型很像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猴头菇营养丰富,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有7种。据载,猴头菇有利五脏助消化之功能,能增进食欲、增强胃黏膜屏障机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无病者服用可提高抗病能力,扶正固体,滋补强身。其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胃病如胃溃疡、慢性胃炎,可促进溃疡愈合,提高胃粘膜上皮细胞再生修复的作用,还能控制和减轻因溃疡或慢性胃炎所引起的上腹疼痛、饱胀等症状。
猴菇菌浸膏由多孔菌目 菌科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培养物提取而制得,含有多肽、多糖等,呈棕色粉末,味微苦。
用途
临床上用于胃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 生产方法
幼嫩子实体[培养基(斜面培养)]→[25℃, 20d]斜面菌种[培养基(菌体培养)]→[(25±3)℃, 45d]菌丝体[晒干]→猴头菌蕾[水(浸煮)]→[2h]水溶液[浓缩过滤]→[相对密度1.04]滤液[浓缩]→[相对密度1.3]猴茹菌浸膏。工艺过程:斜面培养,培养基组成:土豆200g,葡萄糖20g,琼脂18-20g,加水至1000ml。取猴头菇菌种尚未长成孢子的幼嫩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切取谷粒大小的心部组织一块,接种于斜面培养基,25℃下培养20天,再将其移种至新培养基。菌丝体培养:培养基由甘蔗渣78%,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配成。取菌丝体培养基,分装于大瓶,于147.15 kPa 1.5kgf/cm2灭菌1h,冷却接种,置25℃±3℃培养一个半月后出料,晒干,菌丝体表面一般有白色绒状长丝并有浅红色水球,然后逐渐形成菌状的猴头菌蕾。浸煮、浓缩、过滤,取整理后的猴头菌培养物,加水煎煮2次,每次2h,水溶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4(热测),再沉淀24h,过滤,滤液再减压浓缩至热测相对密度1.3,即得猴菇菌浸膏,收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