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红色素是安全、无毒的食品添加吗?
发布日期:2020/10/22 21:04:06
【背景及概述】[1][2][3]
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的一二年生蔬菜的统称,包括结球甘蓝、皱叶甘蓝、红甘蓝、抱子甘蓝、羽衣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和芥蓝等,除芥蓝外均原产地中海沿岸,都具有肥厚、呈蓝绿色、被蜡粉的叶片,叶脉明显,花及种子较白菜的大,属低温长日照作物,绿体春化型,冬春季栽培,要防止先期抽薹,喜冷凉湿润气候,不耐高温干旱,适应性较强,易栽培。
紫甘蓝(Purple cabbage),又称红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的变种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中的一个类型,外叶和叶球均呈紫红色,作为一种食用性蔬菜在我国已大面积种植,价格低廉、叶色鲜艳、色素含量高,且安全无毒,具有特定的药理药效功能,可广泛地用于食品、医药以及化妆品着色。花青甘类色素是各国普遍允许使用的一类天然食用色素。它们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高等植物中,已知的花青昔结构有200多种。由于花青甘性质不稳定,在pH改变时,颜色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且氧化、光照、金属离子的影响也会导致其颜色的改变。所以人们不断发掘新的资源,以寻找稳定性良好的新品种,并寻找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法。
甘蓝红是一种色素,从红甘蓝的叶中提取、精制而成,主要由花青素、黄酮等组成,该色素为数种花色素苷的混合体,尚含黄酮和单宁。我国紫甘蓝资源丰富,甘蓝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简单。 甘蓝红色素作为天然食用色素之一,将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行业。 虽然国内外已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有关其分子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药理作用的研究很少,还需要大量数据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结构】[1]
甘蓝红色素是紫甘蓝中有色化合物的总称,属花色苷类色素,基本结构为矢车菊色素,在 3 位和5 位上形成糖苷键,约有15种,均系由矢车菊色素酰化多个葡萄糖基及对羟基苯甲酰 (p-coumaryl)、阿魏酰(ferulyl)和养子酰(sinapy1)等而成。用色谱法解析红甘蓝色素结构,红甘蓝色素由 15 种以上的色素混合而成,其中 4 种为主要色素,RC-1~RC-4 分别为同一位置上不同取代基,RC-1 为对羟基苯甲酰、RC-2 为阿魏酰、RC-3 为养子酰、RC-4为H,结构如下:
【理化性质】[1]
1.溶解性
甘蓝红色素为水溶性色素 ,易溶于水、醋酸、丙二醇和稀乙醇,不溶于无水乙醇、乙醚、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异丙酸、三氯甲烷、油脂等有机溶剂。
2.酸碱性及吸收光谱
紫甘蓝色素对酸碱的稳定性较差,色素随 pH值增加,波长红移,吸光度先降后升,中性条件下最低,pH 值越大吸光度变化越大,颜色越不稳定。 酸性条件下呈红紫色,碱性条件下呈绿色,pH 值在7左右时有很明显的红绿变色现象。pH值<3时可见光区吸收波长为530 nm,pH 值在7左右时吸收波长为550 nm或560 nm。
3.光照和温度
配制pH值为 3.5的色素液,分别选择自然光、日光和紫外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自然光照射 12 d 吸光度变化很小,日光照射 4 d 以上有一定的影响, 紫外光处理 2 h 以对色素有影响; 采用水浴和微波加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水浴 50℃以上、微波 5min 以上对紫甘蓝色素有一定影响。因此,紫甘蓝红色素在强酸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光、热有一定的耐受性,应避强光贮存,适合用于酸性环境。
4.金属离子
K+、Na+、Zn2+、Ca2+、Mg2+、Ni2+离子对紫甘蓝红色素没有影响;Al3+、Sn2+离子对色素有保色、增色作用,可能是由于Al3+、Sn2+的水解作用使溶液呈较强的酸性, 致使色素溶液红色加深;Fe2+、Fe3+离子对紫甘蓝红色素的影响较大, 可使红色素溶液变成蓝灰色,并随其离子浓度的增大蓝色加深。
5.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色素稳定性均有影响,且氧化、还原能力越强,对色素定性影响越大。 研究表明,在色素溶液中,分别加5%的 H2O2、(NH42S2O3、Na2SO3和VC,以蒸馏水为对照,2h 后色素保存率依次为12.9%、33.7%、38.2%和 40.2 %。因此,应用色素应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混合。
6.食品添加剂
在色素溶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 5%~30%的蔗糖,长时间静置后,目测溶液颜色没有明显改变,表明蔗糖对色素的稳定性没有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分别用 0.5%的抗坏血酸、丙二酸、苹果酸、α-丙氨酸、L-缬氨酸、柠檬酸和没食子酸进行试验,65℃保温 2 h, 色素保存 率 依 次 为 49.3%、88.4%、86.8%、81.3%、82.9%、81.3%和84.2%,空白对照为84.0%,表明上述有机酸、氨基酸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丙二酸、苹果酸具有一定的增色效果。
7.辅色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花色苷色素的辅色剂包括黄酮、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核苷酸、多糖、某些金属离子及花青素本身。辅色剂可与花青素形成复合物加深溶液色泽,同时吸收波长红移。研究发现带负电荷的类黄酮色素能与红甘蓝色素起共色效应,黄烷酮、水溶性抗氧化剂、磷酸盐能提高红甘蓝色素的稳定性;紫甘蓝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85℃恒温加热 4 h,色素保存率 65%,经丙二酸辅色后保存率高于 75%,且色泽质量更好。丙二酸属于人体代谢产物,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安全无害,是值得研究开发的辅色剂。
【毒理学】[3]
按《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毒理学试验,结果显示甘蓝红色素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经口 LD50大于 10000 mg/kg BW,属实际无毒级; 骨髓细胞微核、Ames 试验、精子畸形试验、30d喂养试验和致畸试验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初步判断甘蓝红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品添加剂。
【提取和纯化】[1][4][5]
1. 甘蓝红色素的提取:制备紫甘蓝红色素的步骤是:紫甘蓝→切碎→提取→抽滤→真空浓缩→冷冻干燥→成品。 当前常用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取法、酸提取法、微波辅助水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水提法。
1)水提取法:以蒸馏水为浸提剂 ,液固比 5∶1(mL∶g),pH 值为 2、温度 50℃、浸提 2h,紫甘蓝色素的提取率达 17.1%;用响应面法优化红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参数 分析表明,在提取温度为 43.6℃、时间 37.9 min、料液比 1∶21.3时,色素提取产量最高,预测值为8.957 mg/g;以正交优化试验也提出:在料液比为 1∶15、提取 40 min、温度 40 ℃,提取色素产量最高,可达8.589 mg/g。
2)酸提取法:采用 20%乙酸溶液提取甘蓝红色素,在 pH值为 1~3、温度 40℃,浸提 4 h效果较好;分别用含水乙醇(乙醇∶水=1∶3)、0.3%醋酸及 20%酸性乙醇进行正交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酸性乙醇为提取剂较好,条件为:溶剂 20%酸性乙醇(含 0.2%醋酸)、溶剂量 1∶2(g∶mL)、45℃,浸提 3 h。
3)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提取甘蓝红色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工艺:以蒸馏水为浸提剂,超声功率 80W、时间 50 min、温度为 40℃,液固比为 40∶1,提取率明显高于传统水浸提法。
4)微波辅助提取法:利用微波辅助提取紫甘蓝红色素,并与传统水浸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水为浸提剂,在微波功率 400 W、液固比7.5∶1、pH值为2、时间 2 min,色素的提取率可达18.6%,比传统水浸提(13.8%)提高 4.8%。
2.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
将色素粗品进行离子交换处理,利用交换树脂特有的选择性进行纯化。 树脂吸附纯化的工艺过程为:色素粗提液→上柱吸附→洗脱→浓缩→干燥→色素粉末。选择 D4020、NKA、NKA-9、S-8、AB-85 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试验, 结果表明 NKA 的性能,吸附率约为98.1%,吸附温度为 30℃,吸附时间为 120~140 min,洗脱剂为 95%乙醇,解吸温度 50℃。有研究比较了8 种大孔树脂,优选出 HPD-450 用于紫甘蓝色素的纯化试验,在 pH 值为 5、上样量湿树脂∶鲜甘蓝=1∶4(V/W,mL /g),以 50%乙醇为洗脱剂,4BV 洗脱,固形物收率为 0/27%,色价为 87/06。
【应用】[1][3]
1.食品添加剂
甘蓝红色素(结球甘蓝红色素),在国外作为天然食用色素之一,已用作糖果、色拉、乳酸菌饮料、碳酸饮料、固体饮料和果酒等的着色剂。由于我国红甘蓝色素开发性研究相对滞后,故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名单。
2.染色剂
以 0.35 mol/L HCl 为提取溶剂,液固比 25∶1、60℃、3 h,从甘蓝中萃取红色素染液,对甘蓝红色素在羊毛、蚕丝两种织物进行染色研究,正交优化了各种染色工艺,结果表明通过直接法、铝媒染法、铁媒染法分别获得了紫色系列、蓝色系列和绿色系列的不同样品,色泽纯正,除日晒牢度(3 级以下)不佳外,其他常规染牢度(摩擦牢度 4 级以上)较好。
3.酸碱指示剂
研究表明甘蓝红色素溶液的颜色随 pH 值的改变而发生灵敏变化, 且颜色变化具有可逆性;pH 值为 7.24 时有一个颜色突变, 可用于酸碱滴定试验。 用甘蓝红色素作指示剂,滴定NaOH 溶液 ,并与酚酞进行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以紫甘蓝色素作为指示剂测定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22%,比以酚酞作指示剂的测定相对误差 0.54%要小,反复 5 次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重复性好、准确性更高;用甘蓝红色素制作了pH 试纸,用其测定柠檬酸、小苏打、洗衣粉等的 pH 值,取得满意效果;另外,用于电解食盐水试验,紫甘蓝色素可以清楚的指示阳极区和阴极区液体酸碱性的变化。
4.抗氧化剂
甘蓝红色素能消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巴拉刈(Paraquat) 的伤害作用。紫甘蓝色素还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对脂质过氧化、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清除作用,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亚油酸的抑制率为 54.39%,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为 93.2%。因此甘蓝红色素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氧化能力,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主要参考资料】
[1] 王金亭. 甘蓝红色素的制备及其应用现状[J]. 湖北農業科學, 2010, 49(2): 439 - 442.
[2] 李浩明. 甘蓝红色素的提取与性质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1999 (3): 12-18.
[3] 耿菊敏, 秦光和, 刘敏, 等. 甘蓝红色素的毒理学试验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4: 050.
[4] 潘文洁, 吕文虎.紫甘蓝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3):42-43.
[5] 张玉敏, 郭艳华, 陈义锋.紫甘蓝色素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40(2):409-412.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甘蓝红色素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